“我们都去看了《鸦羽之宅》,”威尔斯的朋友迫不及待地道,“真是一部……杰作,威尔斯差点没被吓死。”威尔斯佯装不悦地锤了朋友一拳,笑骂道,“你还说呢,要不是你朋友把票买成了互动形式,我们也不至于被吓得那么惨。”
原来如此,艾琳娜立马了解了威尔斯那点“小情绪”的原因,她此时只能微笑,生怕自己露出什么不适当的表情,让对面两人更加生气,简短地回答道,“谢谢。”
“能设计出这么可怕的互动,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朋友赞扬道。
啊?艾琳娜一时间不知道对方是在真心赞扬还是阴阳怪气,只好真诚地安利道,“如果您对这种表演感兴趣的话,可以试试恐怖屋,它白天是观光路线。”
对面两人都露出微妙的神色,“恐怖屋……也是你设计的?”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艾琳娜谦虚道。
威尔斯的确听说过这个“恐怖屋”,事实上,这个“景点”并不是因为它有多可怕而让他们感兴趣,而是它的“游玩指南”。
那些表面看似平淡无奇、逻辑严谨的条款,实际上一琢磨,就会发现其中有些条款互相矛盾,似乎想让读者们对那些不正常的事物假装正常一样。
发现异常,想要远离或者解决都是人的本能,而要求他们对此视而不见,便会引发读者内心深处的焦虑,仿佛在暗示什么未知的、不可控制的现象和存在。
总而言之,不管是威尔斯还是他的朋友,态度都从不以为意到开始琢磨,并疯狂安利,甚至尝试仿照其风格进行创作,不过不管怎么写,都没有那种味道,可见写这种指南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在俱乐部内部,甚至悄无声息地出现了一个研究“指南”的小团体,而他们的进度也是一无所获,甚至,威尔斯已经在思考要不要真的去恐怖屋参观一番,亲身体验这份指南的奇妙之处,只是从前被吓得魂飞魄散的经历,让他非常抗拒,迟迟没有付诸行动。
现在,这位艾伦先生告诉他们,所谓“指南”也是他创作的?
“老实说,”威尔斯大胆地试探道,“我并不是个大胆的人,也一度想去恐怖屋体验,但是担心会遭到《鸦羽之宅》的可怕经历。”
艾琳娜毫不犹豫地说道,“还好吧,如果按照指南来走,应该不会出现什么意外的。”
在恐怖屋开设之后,她根据游客们的反馈创作了一份“观光指南”,又让威廉他们根据指南来抓取互动的游客,所以,只要严格按照指南观光,白天的路线就不会被吓得太惨。
艾琳娜觉得自己真是一个好人。
第159章 艾琳娜的良心
“好人”艾琳娜很快融入了野人俱乐部。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并不稀奇, 在哥特相关领域,“艾伦”可是相当有名气的,至少, 当成员们听到“鸦羽之宅”, 便能立刻认出他来,这就足够了。
在参加了两次日常集会后,艾琳娜很快加入到俱乐部的一个小团体中,这个小团体都以“哥特”为特征, 因此被称为“哥特学社”,他们的人数不少,毕竟卢恩顿简直就是滋生哥特的天堂。长年绵延的阴雨,时不时笼罩的大雾,给予他们十足的想象力。
不过,让人奇怪的是,写《家族之谜》这种银叉文学的威尔斯和他朋友居然也是其中的一员。
“因为我们在研究你写的那个‘指南’, ”威尔斯爽快地解释道, “哥特学社那边认为那种指南也应该归属于这一类。”
“啊?这有什么好研究的?”艾琳娜心虚地道, “只是一篇指导游客合理游玩的指南而已。”
威尔斯不信地哼了一声,“可别想骗我, 我们都研究透了,这篇指南, 大有内容, 只是有些地方还无法解释,怎么, 作为其创作者, 你也不分享分享?”
艾琳娜只好用安利来解释,“你只要去恐怖屋观光一下, 就明白指南中所写的内容了。”
这话说的……他要是敢的话,还会在这里问原作者吗?
这一次集会结束前,有一个定下期集会主题的环节,在艾琳娜的建议下,哥特学社准备在下一次集会上品鉴那本《达库拉》。
“你从哪里找出来的?”由于威尔斯的社牛属性,加上他对“指南”的喜欢,很快就与艾琳娜成为能够交谈几句的熟人,在听到这本书的名字时,威尔斯不禁好奇地问道,“我怎么从没听过?”
“那是一本黄背书。”艾琳娜解释道。
黄背书通常在火车站出售,就像后世的“地摊文学”,听起来好像质量不高,除了哥特文学的作者,一般作者们都很少去翻阅这些书籍,威尔斯自然也是其中一个,因此当他知道是艾琳娜推荐的,更加困惑了,毕竟,以艾琳娜的名气,很难和地摊文学扯到一起。
“是一位朋友推荐的,”艾琳娜继续说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