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扼元 第178节(1 / 3)

郭宁和李霆两人,互相在战场上救过命的,两人彼此扯几句,可用不着大惊小怪。

李云只微笑躬身。

郭宁又问:“船队北去,可有妨碍么?没有引起外人关注吧?”

“节帅放心。中都那边,只道我们仍在接应直沽寨的商贾们,那是早有安排的事。偶有几个始终关注的探子,他们能知道什么,不能知道什么,俱在我们掌握之中。”

“事成之后,船队和人手,都能及时撤回来么?”

“我们有极富经验的船工,断定海面完全封冻,还需十日。这就足够我们脱身了。”

“好。”

李云抬眼看看郭宁,欲言又止。

郭宁在一本卷宗上写了两行字,盖了印,将之放到处理过的一摞里,抬眼看看李云神色:“你有心事?”

李云犹豫半晌。

郭宁扯过新一本卷宗:“你担心什么?有想法就只管说,我听着呢。”

“一来,中都那边,内有暗流汹涌,外有蒙古军虎视眈眈,而我们的本据远隔千里。贸然伸手回去,徒为他人作嫁,恐怕吃力不讨好。二来,全真教的势力如果藉此扩张,我担心在山东这边,迟早尾大不掉。”

郭宁愣了愣,搁下笔看看李云。

李云屏息凝神。

过了好半晌,郭宁笑了起来:“进之先生的来信里,时常夸赞你。现在看来,果然是长进了,能想到这些,是好事。不过,整件事的前后谋划,不那么简单……你只管放宽心!”

郭宁起身,提了铜壶:“来,喝一口热茶。”

“多谢节帅。”李云毕恭毕敬起身,双手接过茶盏。

第二百八十四章 四分(中)

前院里,郭宁继续询问李云。中都城里的许多事情,虽然有杜时升不时从海道发信来讲述,终究不如李云当面说得清楚明白。

两人一问一答,郭宁问得详细,并不止针对眼前的举措,而是有关军、政、经济,无所不包。李云答得周全爽利,有实在不知道的,也直接坦承,并不敷衍。

随着郭宁地位渐高,公务繁忙,他又是武人性子,平日里接见部属,从不拖泥带水,鲜有超过一刻、两刻还留人不去的。

今日他与李云谈话,却足足过了小半个时辰不停。期间听说李云今天才进城,见了兄长就来拜见,郭宁还让倪一取了些点心来,给李云就这茶水,垫垫肚子。

如此一来,花大娘和吕函聊天的时间也就宽余。

这会儿吕函坐在屋檐下头,手上有一搭没一搭地摇着纺车,其实半天没攥出一个线头来,她也没注意。

小院角落里,吕枢见姐姐和花大娘聊得入港,好几次想过来凑热闹,都被吕函赶走了,只能气咻咻地拿着自家的刀盾,继续练武。

花大娘这等教坊司培养出的妙人,确实是有本事的。其实她和吕函熟稔的时候,也就定海军驻扎直沽寨那一个多月,到现在隔着四个月没见了,可看两人这会儿的亲热样子,倒像是十几年交情的闺中密友。

她压低了嗓音:“真是因为杨妙真那个蹄子?”

吕函打了花大娘一下,有些茫然地想了想:“也不像……他们才见过两次。”

吕函一直觉得,自己是最了解郭宁不过的。她曾见过郭宁光着屁股下河捕鱼,曾和郭宁一起在城池废墟中躲藏,和郭宁一起收殓过双方的父母长辈。在吕函眼里,郭宁始终都是那个勇猛凶悍,上了战场就全不惜命的暴烈少年;而郭宁之所以保持着这种近乎狂躁的性格,是因为他想在乱世中保护身边之人,却总也做不到。

但今年以来,郭宁变了很多。他变得深沉,变得擅于谋划。他习武以外的时间,愈来愈多地投入到军政事务里,也愈来愈像是一个深沉刚毅的政治领袖。

这种变化,难免让吕函觉得奇怪。

就像是现在,两人的婚事将近,吕函心底里甚是甜蜜,可郭宁却总是心事重重,这几天里畅快的笑容都没有。

这不正常!

看看李二郎,人家要迎娶王扣儿的女儿未娘,这几天喜成什么样子?整日里笑得,嘴都咧到耳朵后头了!

可郭宁呢,对这婚事真不太上心,先前还说什么集体婚礼,简直荒唐!

吕函还注意到,这几日军府里的气氛总显得有些诡秘……当然,这发现不能和花大娘说。可不正常总是真的!

吕函竭力让自己不要多想,可花大娘这么问起,她又忍不住多想。

“不会是杨妙真的关系。”她慢慢地道:“六郎的性子,我很清楚。他自幼不靠旁人,习惯了天大的事自己一人做主,最厌恶有人向他指手画脚……如今地位高了,更是如此。若迎了那杨妙真入来,不是凭空给自己找了个影响力巨大的岳家?”

吕函停下摇动纺车的手,露出思忖的神色:“六郎的部下们,如今大体是馈军河旧部为一股,河北汇聚之众为一股,山东本地新投效之人为一股。可杨安儿的势力,足能把馈军河旧部和河北之众全都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