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所依然周知,从城市前往农村很有可能是没有代步工具的。
郭嘉:……让我死吧!
所以他不仅要拎着大包小包挤下火车,还要拎着大包小包走一路去村里。如果村子稍微近些还好,就怕一走好几个小时。
郭嘉的表情渐渐空白。
在他身边,是没心没肺的同行知青韩信和章邯。这两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一路都很兴奋,完全不觉得火车上的条件艰苦,还能笑得出来。
看到郭嘉生无可恋,相对体贴一些会看人眼色的章邯凑过来问道:
“郭嘉同志,你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又晕车了吗?”
郭嘉有气无力地摇了摇头:
“这次不是晕车。”
其实他不晕车。
毕竟是能坐古代马车赶路的人,那么颠簸的车子都能忍受,火车已经算很好了。
郭嘉继续有气无力:
“我只是在想,等下车之后,我可能会原地去世。”
章邯一惊:
“啊?”
韩信也被吓到了:
“不至于吧?难道你已经病到只剩一口气了?要不要帮你叫乘务员同志?车上也不知道有没有医生。”
坐郭嘉对面的吕雉轻声提醒:
“郭同志应该是在说下车的问题。”
韩信挠了挠头:
“下车能有什么问题?”
章邯很快想明白了:
“你是说下车要人挤人,还要拎着大包小包的,郭同志身板这么瘦弱,可能要被挤掉半条命?”
韩信也回过味来:
“哦哦!你们说这个啊?没事,我可以帮你一起拎啊!”
虽然韩信历史上是个“一力士可擒”的小菜鸡,但被太子殿下养大的韩大将军是没有这么弱的,好歹可以和寻常健仆打得有来有回。
成为亡魂之后就更占便宜了,毕竟跟着陛下和太子混到了不少功德,如今也算是力大无穷。
其实郭嘉现在的力气也很大。
但是力气大是一回事,自我感觉浑身没有力气是另一回事。反正郭嘉就觉得自己拎不动,根本拎不动,也完全不想拎。
面对韩信同志的热心肠。
郭嘉感激涕零:
“多谢你了!要不是在火车上认识了你们这些善良的好同志,我可怎么活!”
吕雉:……
吕雉总觉得哪里不对。
不确定,再看一眼。
可是不管怎么看,郭同志脸上的感激都是真实的,完全看不出来他是在故意骗人给他拎包。
算了,也不关她的事情。
七十年代的老式火车还不是后来的座位安排方式,它的过道两侧都是双人座,而不是一边三人一边两人。
郭嘉四人正好坐在一起,吕雉的身边就是韩信,对面是郭嘉和章邯。
隔着过道的另一边,还有两男两女四名知青,和他们的目的地一样,都是秦河大队。不过四人和他们说不太上话,总觉得彼此之间有代沟。
因为吕雉和郭嘉一个是女同志、一个看起来就虚弱,章邯和韩信就把靠窗的座位让给他们了。所以章韩二人距离隔壁座四人比较近,经常被他们搭话。
刚才韩信说可以帮忙拿行李,也叫那四人听了去。
其中一名叫孙秀秀的女同志就问:
“韩同志,你可以帮我也拿一下行李吗?我的东西太多了,我真的拿不动。”
韩信“啊”了一声:
“可是那么多行李我也拿不下啊!”
韩信自己没带多少行李,所以他才说可以帮郭嘉拿一点。不然他就两双手,还能一口气拿十几个包裹不成?
孙秀秀:……
孙秀秀觉得这人真有意思,不帮女同志拿东西,帮个大男人拿。
不过孙秀秀还是细声细气地请求:
“我力气小,郭同志能不能克服一下困难,自己拿行李,让韩同志帮我拿?”
郭嘉:……我拒绝!
哪怕郭嘉是生性怜香惜玉的人,可前提是不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让他为了女子委屈自己,他是不会答应的。
韩信也一脸不为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