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反派他爹佛系种田 第2oo节(2 / 3)

太子妃依旧是那副淡淡的模样:“你急什么,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我们的太子爷如此,这位侧妃娘娘亦是如此。”

“可是娘娘您?”丫鬟担心无比。

太子妃却已经将生死度之外:“爹娘和侄儿都已安全,我已无后顾之忧。”

丫鬟搂住太子妃:“娘娘,您也得为自己着想啊,凭什么只有您在受苦。”

太子妃拍了拍她的手背,笑了起来:“还有你一直陪在我身边,我不苦。”

丫鬟跪在她身边,连声道:“奴婢愿意一直陪着娘娘,上穷碧落下黄泉,奴婢都只想陪着娘娘。”

太子妃眼底波动,最后只是微微叹了口气:“真是个傻孩子。”

心底却动荡起来,也许为了身边这个傻孩子,她也不能这样下去。

或许,她该接过舒妃递过来的橄榄枝,至于太子会如何,又与她有何干系?

赵梦成随手一笔,倒是把京城的水搅的更混,大周苟延残喘的国运愣是又被狠狠的砍上了一刀。

秋去冬来,螃蟹最肥的时候,黄县令邀请赵梦成吃了一顿美味的螃蟹宴,到底是没法继续拖下去,带着已经怀有身孕的黄夫人上任去了。

黄县令一走,上河镇便露出几分古怪的状态来。

县衙里,如今无县令,理应是县丞担当大任,可如今的县丞是黄县令特意挑选的,此人也是个人精,知道风州府一地的局势。

该做的做,不该做的绝对不插嘴,更难得的是他能拉下面子,遇到难事儿就请赵梦成过来商量。

一时之间,赵梦成倒成了个上河镇的“无冕之王”。

外人只以为县丞识趣,却不知道赵梦成也很识趣。

县衙杂务他是一概不碰,除了农耕和民兵这两块之外,其余一概不插嘴,全由县丞做主。

如此一来,他才能跟县丞配合默契,双方井水不犯河水,形成了上河镇诡异的平静局面。

若是遇上个有野心的,这样的局面势必也不持久。

譬如黄县令这般要干出一番事业来的,肯定会对如此局面心怀不满,当初黄县令在太子尚未完全倒台的情况下,都跟白家对着干,就是因为一山容不得二虎。

幸好,黄县令特意挑选的县丞胆小谨慎,又年纪大了只想养老,对这样的局面倒是很满意。

临近年底,县丞还特意找来赵梦成商量:“你看这都要过年了,大家伙儿都忙了一年,年礼可要发得丰厚一些?”

其实这样的事情,他完全可以自己做主。

如此询问赵梦成,与其说问赵梦成,不如说是问他背后的黄知州和丰州营。

赵梦成只是笑道:“县衙这边大人做主便是,至于民兵那头,素来是从香皂工坊那头出,不必让县衙花钱。”

县丞心底就是这样想的,毕竟民兵在秋天扩招后已经达到了两百人,就算是一人发一斗米,加起来也不少。

“如此也好,劳烦赵先生了。”县丞笑起来。

赵梦成早有打算,在入冬之后就开始准备年货。

短短一年时间,民兵已经从开始的五十人,飞涨到如今的两百人。

其中一百人都是青山村一带附近村庄里的,剩下的一百人却是从上河镇名下的其余村庄招收。

为了训练,赵梦成没办法再把人都留在青山村拉练,而是在上河镇附近选了个地方,搭建了一排排的青砖平房,再圈出一个巨大的演武场来。

上河镇别的没有,地方倒是宽敞,有黄县令支持这事儿倒也顺利。

如今要是民兵离家远,来回不方便,便能暂住在平房中日日操练,隔三差五再回去一趟。

说是民兵,其实形态已经慢慢靠拢正规军队,赵梦成潜移默化的加重训练,倒是总算练出了一番成绩来。

入秋之后,上河镇家家户户都有了余粮,便被宵小盯上,偷摸强盗的事情偶有发生。

赵梦成大手一挥,直接将民兵营拉出来练练,私心让赵椿赵茂唐糖都跟上一起行动。

几次拉练下来,县衙地牢都炖满了贼寇,一时修建城墙都不必发动劳役,直接让这些罪犯上就成。

赵椿三人见多了鲜血,身上也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县丞对赵梦成如此客气,也有知道他手握民兵,又跟衙役们交情极好的原因在。

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民兵们一开始手忙脚乱,频频受伤,经验不足乱了阵脚,经过几场拉练才好了一些。

幸好多是轻伤,治好顶多留个疤痕,只有一个倒霉的断了腿,还是被自己人踩断了,如今还拄着拐杖。

几个月的辛苦,自然不能让民兵们白忙活。

要让马儿跑就要让马儿吃夜草的道理,赵梦成还是懂。

民兵们拉练时候不能取一针一线,纪律严明,赵梦成想保持这个状态,就得自己掏钱。

两百人的年货必然不是小数目,幸好跟香皂工坊的利润一笔,又成了小数目。

赵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