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第一天先报个到,第二天才上班。
&esp;&esp;豫州刺史名叫王思,三十岁出头,是曹孟德一手提拔上来的人。
&esp;&esp;因为很讲义气,受到曹孟德赏识。
&esp;&esp;虽然他待人苛刻,但是十分尊重学识出众、才华横溢的人。
&esp;&esp;别驾次于刺史。
&esp;&esp;曹孟德奏请天子任命季汐为豫州别驾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怕刺史会为难小小年纪的季汐,特意挑了王思当刺史的豫州。
&esp;&esp;又是放在眼皮子底下照看着。
&esp;&esp;若不是季汐年龄太小,曹孟德都想直接任命季汐为刺史,毕竟季汐救过他一命,自身还很有才华。
&esp;&esp;上天助他,在他失去了郭奉孝之后,又送来了季汐。
&esp;&esp;他都想好了季汐的升迁之路。
&esp;&esp;程仲德建议任命季汐为军师祭酒,其实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esp;&esp;但至少,得等季汐弱冠之后。
&esp;&esp;先从豫州别驾做起,然后升至谏议大夫,待弱冠之后再升任军师祭酒,接郭奉孝的班。
&esp;&esp;季汐年少,到时可以做托孤之臣。
&esp;&esp;他就不信了,郭奉孝走在了他前头,季汐比他的嫡幼子曹植都小,还能走在他前头!
&esp;&esp;只是还要再观察观察,看看是不是适合。
&esp;&esp;作者有话要说:
&esp;&esp;康庄大道出自秦汉《尔雅》
&esp;&esp;求撒花,求按爪,求打卡,求加油,给冷文作者一点关爱吧,求求各位小天使了~~
&esp;&esp;
&esp;&esp;曹孟德思虑的比较多。
&esp;&esp;季汐是荀文若的义子,得荀文若教导,就不知将来会不会接荀文若的班成为王佐之才。
&esp;&esp;当然不管做出什么选择,都是康庄大道。
&esp;&esp;曹孟德还是希望季汐能接郭奉孝的班的,因为季汐比董公仁更适合接郭奉孝的班,而且不会向郭奉孝那样置他于危险之地。
&esp;&esp;他现在已经平定了北方,不想再冒险了。
&esp;&esp;郭奉孝虽然对他忠心耿耿而非是忠于朝廷,但是曾数次陷他于生死绝境。
&esp;&esp;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esp;&esp;他当时还没有统一北方,想要取得成功,就得敢于冒险。
&esp;&esp;刚好身边就有个能出奇谋的人才。
&esp;&esp;郭奉孝虽然立下许多奇功,但一直都是军师祭酒,入他账下十一年,从未得到过提升。
&esp;&esp;并不是他记仇,不愿给郭奉孝升官。
&esp;&esp;而是郭奉孝是军师祭酒最合适的人选,没有别人能够代替,每当有军事行动,最后都由郭奉孝拍板决定。
&esp;&esp;郭奉孝也只适合干军师祭酒。
&esp;&esp;他虽然没有给郭奉孝升官,但是给郭奉孝封爵了,正数第一等的列侯。
&esp;&esp;且是列侯中的正数第三等。
&esp;&esp;列侯分为五等,从高到低依次是:县侯,乡侯,亭侯,都乡侯,都亭侯。
&esp;&esp;贾文和到现在都只是个都亭侯。
&esp;&esp;郭奉孝和荀文若、荀公达、程仲德一样都为亭侯。
&esp;&esp;可见他并未亏待郭奉孝。
&esp;&esp;郭奉孝的接班人董公仁较之郭奉孝差了不是一点半点,只是勉勉强强过得去。
&esp;&esp;董昭,字公仁。
&esp;&esp;曹孟德抬头望了望天色,这个时辰季汐应该已经到任上了吧?
&esp;&esp;这样想的人还有荀文若。
&esp;&esp;曹孟德注意到荀文若也在看天色,明白荀文若和他想的一样。
&esp;&esp;两人对视一笑。
&esp;&esp;情况和曹孟德料想中的一样,王思虽然对手底下的人苛刻,但十分敬重季汐。
&esp;&esp;季汐在渭南之战扬名,王思也有所耳闻。
&esp;&esp;王思又是个勤于政务的人,和别的刺史不同,不会把自己的工作推给别驾来做。
&esp;&esp;季汐比当县令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