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63节(3 / 3)

加入书签

脑站他。

张文雅同志对丈夫特别有信心!

就凭他不输好莱坞明星的相貌,上了电视还不立马把小布希衬得跟得州哈士奇似的!

嘿嘿!

张晓峰也被这个比喻给逗乐了,连连点头,“是挺像哈士奇的。”

第一场电视辩论将在佛州最大城市迈阿密的迈阿密大学进行,迈阿密大学不在迈阿密市区,而在迈阿密-戴德县下面的小镇科勒尔盖布尔斯。

查理这个竞选经理已经提前带队去了迈阿密大学做准备,第一场辩论至关重要,奠定全部三场大选辩论的基调。

电视转播权卖给了n电视台,主持人一般都是n的王牌主持人。

父女俩说到电视辩论,张晓峰之前没看过大选辩论,还挺好奇的。家里有很多影音资料,但没有中文字幕,老张同志也看不懂。这好办,找个中国留学生实习生让他学怎么做字幕文件,做好文件后让老张同志在电脑上看。

张晓峰先挑了女婿的总统爹地当年电视辩论的录像看。

嗐,别说!活着的前总统还是挺不错的!

对这个亲家,张晓峰感到有必要了解的更多一点。对于美国的大选制度,他也觉得……很有意思,是一项全民性质的活动,从华盛顿到普通百姓,大选期间全都热情洋溢,走哪儿人们都在讨论大选。

“约翰的优势在于他从小到大都习惯了摄影机,他在镜头前表现的很好,很自然。小布希也就是这几年当了总统才习惯了摄影机,跟约翰比起来……没办法比。”

“那倒是。我看他们美国没有人能比小肯更受人欢迎了,电影明星也不行。”

“肯定的,美国人也不是人人都认识电影明星,但不认识约翰的应该没有多少。”三十九年持续霸屏的人只有他一个。

张晓峰乐呵呵的说:“我看他准能赢!”

肯尼思也很有“赢”的自信,而且仍然很慎重对待电视辩论。

美国大选从1960年开始增加了总统候选人上电视辩论的环节,多年来已经培养出选民的习惯。早期还能有候选人拒绝电视辩论(尼克松在之后的两次大选中都拒绝了电视辩论),但到了现在,没有哪位候选人能拒绝电视辩论。

电视辩论也形成了模式,第一场辩论是双方的政治纲领,第二场辩论是群众提问,第三场辩论是双方政策。

通常第一场辩论之后就能看得出来谁是赢家。

台风好的一方总是更受欢迎。

据说戈尔就是由于三场辩论中的表现不够好,而输给了小布希。其实,戈尔做错的地方很多,不是简单的哪个原因导致的失败。拒绝仍然在任的总统克莱顿的支持、电视辩论表现拖后腿、太白人精英男的态度等等,都是不利因素。

肯尼思目前几乎是完美的,没有什么短板,所以小布希的竞选团队压力巨大,竞选经理钱伯伦天天头秃,比查理的压力大得多。

查理从迈阿密大学打来电话,说电视辩论的场地已经布置好了,借用了迈阿密大学的一座学生礼堂,届时下面会有经过挑选的学生观众。台上则是主持人座位、两位候选人的席位。

辩论时间为九十分钟,中间没有休息,允许喝水,但也不要喝太多水。

公事公办的语气。说完了公事,便问肯尼思会带张文雅和爱文去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