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节(2 / 3)
不能现在就忽然求婚,以免她又想出来什么借口跑了。
他能理解她害怕亲密关系的心态,她缺乏一个正常有爱的成长环境,尽管很自信,可应该还没有自信到愿意走进一段稳定恋爱关系的时候。
没关系,他有耐心,他可以等待。
复活节假期充满甜言蜜语、柔情蜜意,张文雅很高兴能来海恩尼斯度假。
两个人的感情急速升温,短短一周的假期也让她见识到在没有管家、女佣的帮助下,这个男人到底会不会做家务。
别说,他还真的挺愿意做家务的,特别爱打扫卫生,每隔一天用吸尘器打扫一遍楼上楼下,而且很主动。
个人卫生习惯也很好,不仅洗自己的衣服,还会默默的把她的衣服也拿下去洗了。
马桶垫也会掀起来再用,别小看一个区区马桶垫,为了放不放马桶垫离婚的夫妇不在少数。
他回到美国后上中学的一切在报纸杂志上都有刊登,他几乎每年暑假都是在各种夏令营、野外生存训练营之类的地方度过的,自理能力很强,因为要是自理能力不强,那些媒体准会嘲笑这个“大少爷”啥都不会。
生活在媒体的关注下,他想躺平都不行。
张文雅几乎找不出来他的缺点,运动健将的他在床上也很卖力,那就更完美了。
而且这次他没有着急的求婚啊或是畅想未来之类,就连要求她确定恋爱关系都没有说。她没有压力,愉快的度过了假期。
假期结束,周末晚上,肯尼思开车送她回了剑桥市。
到了宿舍门口,没有下车,而是先拿出钱包,递给她一张卡,是之前给过她、她又还回去的那张附属卡。
“请收下,想吃鱼子酱的话,不用担心钱的问题。”他轻松的说。
逗笑她。她接过卡,“谢谢。不过我觉得好像用到的机会不多。”
他微笑,“我知道你自己会赚钱,honey,但你要是用我的钱,我会很高兴。”
这话她爱听。
她喜悦的吻了一下他脸庞,“我上楼了,你是回海恩尼斯还是直接回纽约?”
“坐飞机回纽约。等我到了纽约给你打电话。”
“好。”
她的美国出版商在假期之前便打电话来告诉她,《我在哈佛的日子》销量稳步上升,想冲上销售榜榜首不太容易,但在不同的书评作家的推荐下,销量喜人。他们想给她安排全国巡回签售。
美国式的签售活动也很有意思,是在各个城市的大小书店安排活动,能有多少人来参加签售活动完全视作家的知名度。签售活动还会由作家亲自朗读文章节选,读者可以自由提问,绝大多数读者都很喜欢这个环节。
张文雅作为登上《时代》周刊的最年轻的中国人、最年轻的中国青年、全球知名度最高的二十岁以下青年(两年前确实如此),在美国普通群众中的知名度也很高。尤其她现在跟美国王子疑似复合,知名度直冲云霄,趁机搞个签售活动,每到一地当地报纸肯定都会报道,每个城市逗留一两天,上午签售下午电台电视台,商业营销搞起来。
当然,不会直接提及小约翰·肯尼思的名字,用不着提,美国群众会主动提及。
巡回签售先从美国东海岸的大城市开始,波士顿不在签售范围内。
都是周末活动,四月第一周周六纽约曼哈顿,周日费城。
第二周周六华盛顿特区,周日里士满。
第三周周六新奥尔良,周日达拉斯。
第四周周五旧金山,周六周日洛杉矶。
旧金山、洛杉矶华人华裔很多,预计活动火爆。
整个四月张文雅忙得没有私人时间,也没有时间谈恋爱。
在曼哈顿的签售活动没有告诉小约翰或查理,活动原本计划有两百名读者参加,可等她到了书店后,发现书店挤满了读者,书店里不能再塞下更多的人。
这种场面跟国内国营新华书店的场面没法比,谁叫大中华人口数量第一呢,但在美国式签售活动上,能有一百人以上就算活动圆满成功了。
美国读者发言也很踊跃,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很怀疑其中有不少媒体记者。
作者有话说:
海子写完这首诗后几个月就自杀了,到底为个啥现在也没人弄明白,也许就是成年人的崩溃只在一瞬间。海子1964年出生,25岁去世。
评论8500加更
◎你为什么不想上哈佛,是不喜欢吗◎
有人问她毕业后会不会回中国, 有人问她成绩绩点,有人问她到底爱不爱小约翰;
有人问她是真的凭自己的努力进的哈佛吗;有人问她怎么看待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
中美两国的关系是我能说的吗?
除了“爱不爱小约翰”这个问题跳过了没有回答,其他问题都回答了, 还回答的很机智幽默, 经纪人和出版社都很满意。
到了签售环节,大概留下了三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