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1节(1 / 2)

加入书签

在山东练兵的盛庸接到旨意,皇帝表示,要粮给粮,要枪给枪,要人给人,必须在春季决战中打败朱棣!

盛庸苦笑,皇帝决心如此坚定,是否能将不杀亲的命令先收回去?否则,士兵拼了老命也抓不住燕王。

只要燕王平安无事,照样能带着麾下的将领造反不止,靖难不息。

想归想,话却不敢说,也不能说。只能狠掐大腿,领旨谢恩。

甭管能不能抓住燕王,兵要继续练,仗还要继续打。至于能不能打得赢,尽人事听天名罢了。

北平城

沈瑄伤好得很快,正月里便能下床行走。相比之下,朱高煦伤势虽轻,却因中毒的关系,恢复得慢一些。

除轮值之外,孟清和大部分时间都围着沈瑄转悠。

刘大夫诊脉,他看着。

医户换药,他守着。

沈瑄用饭穿衣,也要搭把手。

理由光明正大,沈指挥伤重,部下应该勉尽所能。

“卑职在军中伤病,全仰赖沈指挥照顾,如今不过是报偿一二。”

睁着眼睛手瞎话,当真是一点也不脸红。

孟清和挠挠下巴,没办法,说出真相的后果实在难以想象,还是善意的谎言更能为人接受。

燕山后卫的军汉们被孟清和感动了,孟同知果然是讲情义的真汉子,纯爷们!

燕王也称赞孟清和是个知恩不忘报的仁义之人,燕王妃又给下了不少的赏赐。

只有道衍和尚一言未出,看着忙进忙出的孟十二郎,敲着木鱼笑得高深。

几次下来,孟同知基本是望道衍而旋走,实在是这和尚笑得太渗人。

朱高煦躺在床上,朱高燧闲得无聊,不能随军出征,让他跟着世子办事又不情愿,干脆也缠上了孟清和。

名义上是为探望新鲜出炉的义兄,顺便和义兄讨教一下兵法。实际上,却是想听孟清和口中的番邦故事。

朱高燧一直记得孟清和提及的那个老者,也惦记着为老者立碑。可惜没等请示燕王,先被燕王妃给否决了。

燕王妃巾帼不让须眉,见识自然非凡。

老者身份不明,姓氏是否为真都难以确定。这样的人怎么立碑?他日真能找到老者口中的作物,再为其正名亦可。听朱高燧转述,海外之土和多产作物似真有其事。既有真腊爪哇等番邦,那盛产土豆玉米等物的美洲应也存在。

若能寻得土豆等物,当是利得天下的好事。

只是,此事需从长计议,此时也非最好的时机。

听了燕王妃的教诲,朱高燧心中顿悟,想起孟清和提及的开创家业一说,对他更生好感。

于是,孟十二郎照顾沈指挥之际,还要费精力应付朱高燧。好在世子那里没再抓壮丁,否则他真不晓得日子该怎么过。

盯着沈指挥用过药,敏锐察觉情况不对,孟十二郎立刻倒退一步,却还是被沈瑄扣住了腰,拉到怀里,尝了一嘴的苦味。

自从沈瑄醒来,每次吃药都要来这么一遭。

口头抗议?压根没有。

武力反抗?每次都被镇压,何况,以他的武力值,哪里是沈瑄的对手。

好言好语的商量,结果很可能是被拉到怀里上下其手。

总结沈指挥养伤的日子,孟清和最深的感触,沈指挥像头狼,他是狼嘴边的肉。不知原因,一直没扯碎吞掉,却是隔三差五的尝一下味道,貌似在考虑从哪里下口最好。

摸摸被留了个牙印的肩膀,孟十二郎生生打了个激灵。

活了两辈子,他第一次有这种感觉。

绝对的力量对比,手腕被扣紧,整个人都被锁住,望进漆黑的眼眸,只余心悸。

必须承认,这种感觉使人颤栗。

看看依旧没多少肉的小身板,好吧,他承认,自己只有被颤栗的份。

沈瑄侧过头,蹭了一下孟清和的脸颊,手指挑起他的下巴,“十二郎在想什么?”

“想很多。”孟清和顺着下巴上的力道仰起头,看着俯视自己的美人,“指挥,你身上的伤还没好。”

“我知道。”沈瑄又啄了一下孟清和的嘴唇,见他因汤药的苦涩皱眉,低低的笑出了声音。

“……”这是调戏还是纯粹的欺负人?

怎么想,都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心酸中,孟十二郎再次怀念上辈子的好身材。

奈何怀念终究只能是怀念。

呜呼哀哉。

悲哀时,忽听门外传来朱高燧的声音,孟清和连忙起身,扣在腰上的手臂却纹丝不动。

“指挥?”

沈瑄低头,如玉的面容带着浅笑,“终有一日,十二郎要习惯的。”

习惯?

孟清和有点傻眼,甚至忘记了挣扎。

指尖探入衣领,挑起一段锦绳,送到唇边,黑眸盯着孟清和的双眼,“十二郎不曾想过?”

朱高燧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