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节(2 / 4)

加入书签

脾气,再次忍让。

只是这次,没有人再看着她受委屈,他变着法儿的为着她争口气,也第一次说出了,他不会让她再搬家的承诺。

长孙颖其实知道李治也不好过的,他们都是谨小慎微下生活的人,他为着她遮风挡雨,其实是冒着风险的。正因为如此,这份用心却让她倍加感动。

“我给你添麻烦了。”长孙颖往日里哄着他甜言蜜语说起来那是个不要钱,只是真的到了情深处,却不知道要怎么张口,只是握着他的手低下头,不知道说什么好。

“我,”李治看着她,也是满肚子话无从讲起,最后只能说,“我,我也没用,做不了什么,你受委屈,我也只能暗度陈仓,咱们,”

说道这里,李治却也有些说不下去了,他原本以为自己做晋王时不能自由,可谁知道等做了太子,却更加的不自由。他当初奈何不了王婵,如今便也奈何不料萧良娣。

这事情遭着丢人,说起来却更丢人,所以无论如何,他从心里头都不愿意承认这件事。

长孙颖一笑,伸出另外一只手包住了他的手,抬头看他,两人都从目光中读出了那份盈盈的情谊,最后相视一笑。

李治揽着她的肩膀,看着那飞檐斗拱感慨道,“咱们都不容易。”

“会好起来的。”长孙颖靠在他怀里头,由衷的感慨道,“熬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

她想,后来的人只会笑着他是如此好运的“捡”了个皇帝,却很少有人知道,从储君到皇帝这一路,需要多么艰苦跋涉才能到达。

这几个月长孙颖对着他不闻不问,却也知道李世民对于太子的人选仍然在动摇。四月份的时候,太宗亲临两仪殿,李治在旁侍奉,李世民就冷不丁的问道,“太子的性情,外面的人可曾听说过吗?”当时长孙无忌刚好在李世民身边,于是十分机灵的回答道,“太子虽然没有出过宫门,但天下人无不敬仰其德行。”

长孙无忌的话让李世民不好再说什么,但是他仍然有些不甘心的说道,“我像太子这个年龄,十分不喜欢循规蹈矩,按照常规办事办事,可太子却自幼就待人宽厚仁慈。这虽然是好事,但是古谚语也常说,生男如狼,最恐如羊。我希望他年纪再大些,性格会有所不同。”

李治在旁边立着,知道李世民这是嫌弃他脾气太好,不像父亲了。只是这时他也不好反驳,只能给旁边人投以求助的眼神。这个时候还是长孙无忌挺身而出,用着话将李世民堵了回去,“陛下神明英武,是拨乱反正的大才;太子仁义宽厚,是守成修德之才。你们父子俩虽然兴趣志向爱好都不相同,但却各当其职分,这正是上天保佑我大唐国运,降福于万民百姓啊。”

长孙无忌用话堵住了李世民,李治算是逃过一截,但他平时生活的如履薄冰,其中便可见一斑。

长孙颖知道,虽然同为太子,同时有师傅,但是李治的自主性比起当初李承乾来差多了,因为太宗如今实在是太好为人师,总喜欢将着他带在身边教导,这样一来就容易总显得李治像是个在父亲膝下承欢的小孩子一样,而让人忽略了他其实早已成人。这对于李治身为太子树立威信极其不利,但是皇帝的举动,没有人敢说不是。

也就是这年,李世民在教育李治时,说出了那句鼎鼎有名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成为他圣明的根据,但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长孙颖却是知道,他压根儿没有做到,努力恪行这一原则的,恰恰是他那不起眼的儿子。

这是贞观十八年,长孙颖不记得李治是哪年登基,但她总算知道他是少年天子,所以日子还有个盼头,于是靠着他的怀里时,想到的也是“只要我们坚持咬牙撑过去,总有雨过天晴的那天。”

有着此人相伴,这看起来无涯的生似乎也不那么难捱了。

**

长孙颖日子过舒服了,自然就有人过的很不舒服了。

萧良娣初听着长孙颖搬走,还挺高兴的,毕竟长孙颖搬到了东宫,离着皇宫就远了,算是被间接的打入了冷宫。但是当她仔细一研究,发现长孙颖竟然住在离显德殿最近的地方,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那是属于太子妃的住所,她一个良娣,怎么敢住在哪里?

萧良娣不是一个能忍话的人,所以待着李治来他这里时,她就很明白的想着李治提出了不合规制这个理由,可谁知道李治却是笑了笑,很是平静的告诉她,“阿颖那里住所坏了,宫里头又不方便腾出住所,我禀明过父亲,让着她迁到那里去的。你觉得有什么不妥吗?”

“我在那里住了那么久,房子好端端的怎么可能会坏!”萧良娣听着李治偏袒长孙颖,气得没有办法,忿忿的挑起这个毛病,“她是装的!”

李治听着萧良娣这话,并没有跟着她争辩,只是笑着反问道,“你当初住的时候,当真没有坏?”

“没有!”萧良娣斩钉截铁的说道,不放弃任何一个给长孙颖穿小鞋的机会。

李治听着这个,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萧良娣在旁边满怀期待的看着她,就当她以为李治会倒向她这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