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1 / 5)
姜奶奶得意地跟姜爷爷说:“老头子,兰欣可是先答应我了,到时候你可别抢啊。”
这人一老,就是个宝,心思越来越像小孩子,不是跟人家攀比孙子,就是跟自家炫耀自己得到的好处。
姜奶奶说:“走,我跟你回家一趟,把你送回去,顺便问问你爸妈怎么安排你们的婚事。你们都累了,学兵就让他在家歇歇。”
姜学兵本想跟着,兰欣给拦住他了,“在路上你又没好好休息,还是在家歇着,这次回来时间长,不用慌,有事慢慢办就行。不如我跟奶奶回去,回头让我哥把奶奶送回来就行。”
姜学兵最近一直和兰欣在一起,虽然他没有太热情地举动,但牵手的事情还是经常做,此刻看到兰欣要走,心里忽然有了不舍的感觉,冒出一句感谢的话:“兰欣,谢谢你照顾我这么久……”
“谢什么,跟我还客气,我回家了,这么久没见爸妈,他们肯定想我了。”
姜学兵再不舍也得把兰欣放回去,毕竟他们还没办婚礼,“嗯,回去好好歇歇,我会去找你。”
沈家人可是没少念叨兰欣。这个时候交通和传达信息都不便,通信也要好久才能到,兰欣发了电报以后就没给家里写信。据她估计,她写信到家,跟她自己回来的时间差不了多少,干脆直接回家算了。
金秋十月,是硕果累累的季节,是老百姓一年中最快乐又最辛苦的季节之一,地里的玉米、地瓜、大豆等农作物早已成熟,大部分被收回队上。麦场里跺着一堆堆高高的玉米秸秆,田垄上也到处堆着没来得及处理的地瓜秧子,这些都是喜悦丰收的象征。老百姓辛苦劳动这一年,就是盼着能多分点粮食,能让全家吃饱肚子。
这年头,“大锅饭”不好吃啊,种田的人没有积极性,亩产量普遍不高,很多人家分的口粮不够一大家子吃的,日子过得很辛苦。不过,这样的生活并没有减少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热情,大部分人还是奔着美好的目标在前进。
姜奶奶跟兰欣回了沈家,俩人一路走,一路聊,姜奶奶一直问兰欣她在部队上的事情。兰欣就捡着遇到的有趣事情给老人家讲了一些,有些是姜学兵给她讲的,有些是她听到士兵们说的玩笑话,都讲给了姜奶奶听。他们说着说着很快就到了家。
兰欣是从后面最近的岔道上取道回家的,路上还是遇到了熟人。
有相熟的婶子见了她就问:“兰欣,听你妈说你出门走亲戚去了,去哪了呀?”
兰欣一听就知道,这是家人为她找的借口,便随即回答:“婶子,我去市里一个亲戚家住了几天。”
那个婶子说:“怪不得看着你水灵了,市里的自来水就是比家里的水好喝吧。”
现下农村人很少出门,对市里的生活了解不多,有些事情都是从一些人口中传出来的,传来传去就变了味道。自来水哪有乡下的山泉水好喝,说自来水好喝的那人,纯属心里作用罢了。
兰欣跟那个婶子笑了笑,就领着姜奶奶回家了。
沈妈和大嫂在家,沈爸和沈家大哥、二哥去生产队干活了。
沈妈一看兰欣没打个招呼就回来了,有点惊喜又有点埋怨地说:“兰欣,你怎么走了这么久都不给家里写封信……”她本来想数落兰欣两句,看到跟在后面的姜奶奶,把嘴里的话咽了回去,“婶子,你也来了,赶紧进屋坐回去。丽华,去给姜奶奶倒杯水喝。”
“兰欣,你这是刚回来吗,累了吧,把东西给我,你去洗洗,进屋歇会。怎么回来也不说一声,我好让你哥去接你,他们都念叨你几回了。”
陈丽华进屋倒了几杯水,回头跟兰欣说:“兰欣,你走了一个多月了吧,回来怎么不发个电报呢,你哥没空接你,我去也行啊。”
兰欣笑笑说:“嫂子,我跟学兵大哥一起回来的,你们不用担心。”
陈丽华问:“噢,他也回来了,那还行。对了,他的腿好了吗?”
“好得差不多了,他已经拆了石膏,就是走路不能太累。”兰欣倒不担心姜学兵的腿,他回来前已经找医生看了,伤口愈合很好。
“好了就行,家里人都挺担心的。”陈丽华问起小姑子部队上的事情,兰欣又重复说了一遍。没办法,她回来后,嫂子是第二个个问的。估计等会她妈有空,也得逮住她问个清楚。
那边姜奶奶和沈妈也说上话了。
姜奶奶说:“学兵和兰欣一起回来了,俩人给部队请了假,说回来把婚事办了。小玲,你看这事……”
沈妈可没想到姜学兵一起回来了,她说:“这事她爸同意我就同意。反正咱们两家也是打算让他俩年底结婚。现在早了这几个月,也没啥。就是兰欣的年龄小点,还不能领证吧。”
姜奶奶立马保证:“没事,领证啥的,让学兵他堂哥给办了,户口改一下就行。要不咱们两家抽空坐下,一起谈谈怎么给俩孩子办婚事?学兵这次请假时间长,给他们准备婚事的时间很充足,不用着急忙慌地给他们办婚礼。”
这时候办婚礼也简单啊,把亲朋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