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1 / 2)
徐辉祖挑眉,“胡汉苍还敢明目长胆的杀我们不成?”
黄昏摇头,“不会明目张胆,但如果我们死在叛乱中,胡汉苍父子最多就是告罪大明,然后赔点钱了事,在他俩看来,篡国的事情就无人知晓了。”
徐辉祖颔首,“有这种可能。”
黄昏却摇头,“实际上他们在掩耳盗铃,如果我猜测的没错,陈天平和陈朝遗臣裴伯,此际应该已经抵达顺天了。”
徐辉祖四人都不可思议,曾庆隆问道:“难道陈天平真的还活着?又真的是你在派人保护他从安南途径澜沧王国逃去大明的?”
黄昏哈哈一笑,不置可否。
四人却以为是真的,对黄昏越发钦佩,觉得这小子哪像个十七八岁的青年,这完全就是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诸葛卧龙啊。
笑罢,黄昏道:“此次出使,因为黎利的出现,我们先前的计划和策略都要修改,陛下的手诏还是要宣,同时,陛下还应该有另外一封关于胡汉苍父子篡国的国书!”
徐辉祖三人大惊失色,因为有曾庆隆在,不敢把话说明了,哪知黄昏却无所顾忌,“你们是觉得我疯了,竟然敢假传圣旨?”
胡观沉稳的道:“确实有点疯狂。”
黄昏摇头,“一点也不,我们出使之时,陛下并不知道陈天平和裴伯会到大明,也不知道安南是被篡国了,所以陛下的手诏只是针对安南攻打占城一事,那么我们只办了此事,等回到应天,岂非又得派使团来解决陈天平的事情?”
继续道:“如此,我们还不如一并办了,至于到时候假传圣旨的罪责,我一肩担之!”
四人陷入沉默。
许久,胡观才道:“我是你叔父。”
言下之意,这些责任当叔父的怎么能让侄儿一个人去扛,他会共同承担朱棣的雷霆之怒。
徐辉祖哈哈一笑,“三妹没看错人,我也不能让三妹小瞧了。”
高贤宁微微一笑,“我连陛下都骂过,还不敢假传圣旨?”
曾庆隆心里叹了口气,他只负责护卫,不负责传旨事宜,道:“卑职什么都不知道,也什么都没听见,卑职只知道,安南百姓迫切的期盼大明君王为陈朝王氏主持公道。”
徐辉祖等人暗暗颔首。
曾庆隆有这一句话就够了,从侧面印证假传圣旨的必要性,如此一来,朱棣在处理他们几个使臣时,也会酌情从轻处罚。
黄昏挥袖,“就此决定罢,此次出使只解决这两件事,至于火器那件事,我另有计划了,打算从黎利下手,让他来办这事。”
又道:“时间不等人,就算道路没修好,条件再艰苦,也得明日启程,不能让胡汉苍父子有太多的准备时间,否则我们真可能到不了清化,今天就请叔父和高先生两位忙碌一下,去找工部的人,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那封国书弄出来!”
无人异议。
各自去准备,黄昏在曾庆隆离开时,拍了拍他肩头。
曾庆隆一脸绝然。
笑道:“我京营男儿从无畏死之辈,我曾庆隆但有一口气在,就绝不会让诸位使臣直面敌人的刀锋!”
步步为谋
想要伪造一份国书,很难。
好在黄观作为建文朝的重臣,知道国书如何写,何况国书不是手诏,不用仿朱棣的逼急,但是材料方面,确实有点麻烦。
至于玺印,这个不难,工部的能工巧匠随便找个萝卜就能雕刻出来。
玺印的内容黄观也知道。
所以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找到国书需要的材料。
这可不能是普通的宣纸。
是黄绸卷轴。
是以问题最终还是落在了黄昏肩头,黄昏也没有办法,只好去找黎利,如此这般一说,黎利立即明白了其中的要害关系,当即拍胸脯保证。
果不其然,傍晚时分,黎利就送来了国书需要的材料,在黄观的亲自监督下,在工部几位人才的共同努力,一封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的国书被伪造了出来。
几人围着这封国书,面色凝重。
这可是国书。
搞不好,在站的乃至于出使安南的人,都得掉脑袋,没准还要连坐家人,也正因为如此,众人对提出伪造国书的黄昏,其钦佩之情无以言表。
坐拥偌大家业,又已是天子宠臣,竟然如此冒险。
其江山社稷之心,昭昭可鉴。
徐辉祖嘴唇发干,问黄昏,“想好了,确定要用它?”
现在只是伪造出来,悬崖勒马还为时不晚,要知道这封国书一旦递到胡汉苍手上,最坏的结局,就是徐家除了徐皇后,其他所有人彻底从大明的历史舞台上消失。
黄昏心里其实也在打鼓。
因为这封国书的事情,完全不在历史轨迹上了,但他又必须要这么做,以便让大明有更多的时间来准备讨伐安南。
深呼吸一口气,说了句莫名其的话,“锦姐姐不会怪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