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7章(1 / 2)

加入书签

朱棣靖难登基,封国公者只有四个。

朱允炆朝留下来的李景隆还保留着国公爵位,梅殷已死……所以当下大明境内,国公不多,后期会有人陆续封公,朱能甚至死后追封东平武烈王。

朱棣也发了免死铁卷,上书“奉天靖难”。

李景隆也有,是以地位卓然。

不过看见匆忙而来的黄昏,李景隆不敢摆架子,急忙起身,拉住欲要行礼的黄昏,“指挥不比如此客气。”

黄昏哈哈笑了下,还是行礼。

李景隆顿时心情甚好。

看看,看看,你们那些靖难功臣都不尊重我,但天子宠臣黄昏尊重我——这意味深长,黄昏作为天子宠臣,应该知晓陛下对自己的态度。

从黄昏反应来看,陛下还是把自己当做靖难功臣的。

于是心情松懈了些。

双方落座。

李景隆出身极好,自小便饱读兵书,兵书之外,也读诸子百家,虽然比不上徐辉祖更比不上大儒梅殷,其实也算儒将。

嗯,虎父犬子就不能是儒将了?

和黄昏寒暄了一阵。

进入正题。

黄昏问道:“不知曹国公今日前来,是有何指教?”

李景隆立即笑道:“指教不敢当,是有事相求。”

黄昏暗乐。

李景隆把他的位置摆得很正,说明这位爷很明白他的处境,于是道:“国公言重了,有事但吩咐便是,只要不违法乱纪,在流程之内,南镇抚司必无不遵。”

这话有意思。

意思就是暗示李景隆,我现在是代表南镇抚司和你会面。

李景隆岂会不知,笑道:“和公事无关。”

黄昏不解,“那是……”

李景隆也不卖圈子,率直的道:“听闻得淇国公和成国公联袂,为二皇子垫付资金,从黄指挥这购买了两套神器,将安置在乾清殿和坤宁宫?”

黄昏颔首,“此事传遍应天了?”

李景隆道:“应天权贵圈子就这么大,大家彼此都盯着,一点风吹草动就能惊动所有人,这些大事,自是无人不知。”

黄昏哈哈一笑,“莫非曹国公也想为陛下表达一番心意?”

李景隆讪笑着,然后正色道:“黄指挥莫要说笑了,哪敢薄了二皇子的一片拳拳孝心,且明人不说暗话,我现在自顾不暇,又哪敢掺和到这等事情中去。”

这是真心话。

黄昏也叹了口气,“国公的处境是不好。”

又道:“所以国公所为何事。”

李景隆咳嗽一声,“听说淇国公丘福和成国公朱能也打算在府邸安置此等神器,我呢,反正处境已是如此,担忧也是白担忧,不如看开一点,是以也想在府邸之中安置一套神器,不知道黄指挥能否帮忙则个。”

黄昏大感意外。

感情这玩意根本不用推销,有人上门求货啊。

好现象!

这种送上门的钱不赚白不赚。

李景隆有钱。

非常有钱。

前有李文忠给他打下的基础,后有在建文朝赚的大把银子,朱棣登基后,李景隆又捞了一把,这位国公比淇国公和成国公更有钱。

于是故作为难状,“我倒是有心,然而此等神器成本极高,而且产能受限,已经答应了淇国公和成国公各一套,曹国公也要的话,确实有点困难。”

李景隆哪会不懂,“我可以加钱,黄指挥尽管开价。”

黄昏哈哈一笑,心头甚爽。

道:“国公如此快人快语,卑职藏着掖着就不上道了,这样罢,我也直说,国公想要,并不难,可以和淇国公、成国公那一批同时制作,但因为是临时补上的生产计划,很多东西要重新准备,价格可能要比那两位国公高一些。”

李景隆早有心理准备,“他俩是多少钱一件?”

黄昏想了想,“具体数目没有定,还需要先去他们府邸实地测绘之后,再确定数目,不过都在两三万之巨。”

李景隆大袖一挥,豪气云天,“四万以下,我都能接受。”

黄昏还能怎样?

遇着财大气粗的爷了,只能捧着。

乐道:“行,这样,卑职呢也是个仕途新人,以后还需要国公多多提携,在朝野之间多美言几句,花钱结纳一下国公,多余的费用卑职自行承担,国公这一套神器的价格,绝对和那两位国公一样,最多不超过三万两,您看如何?”

李景隆眼睛一亮。

他哪里不知道,黄昏这是在拉拢他,想了想,笑道:“善。”

旋即又道:“黄指挥怕是要失望了。”

我如今地位虽高,但已是四面楚歌,哪能为你说话。

黄昏呵呵一笑,“国公不用想太多,你乃靖难功臣,陛下再怎么着也得念着你开金川门的好,纵然朝野宵小看你不顺,但只要陛下无意,您就能安享富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