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2 / 3)
怨、得失,那也丢失了她重开医馆的初衷。
“按摩这些穴位虽然有效,但要找准穴位才行。”白苏看了眼陆问手机上记载的东西,“瞎搞还是会按出事儿的。”
“谢谢提醒。”陆问感激道谢。
白苏轻轻颔首,“中午了,回去吧。”
“今天辛苦了。”
“好。”陆问走到门口,迟疑着又说了一句谢谢,谢谢她教了那个急救方式,不然老太太可能因为肋骨骨折送进医院去了。
白苏轻轻点了点头,“做得不错。”
得到白苏夸赞,陆问嘴角向上咧,都快咧到耳后根了,不好意思的挠挠脑袋,乐呵呵地朝家走了。
白苏淡淡笑了下,回头准备收拾药橱,结果发现到处都干干净净的,满意的点点头,“嗯,这个免费廉价大学生还真好用。”
“谁好用啊?”王婆婆过来问道。
“我找了个免费工,很好用。”白苏打量着王婆婆,“山上湿滑,你们应该都没事吧?”
王婆婆说道:“我们没事,不过听说有好几个人摔了。”
白苏说:“有一个还送我们医馆来了。”
“我们听说了,那人也是倒霉,其他人都是摔在平地上,只有他滚下山坡,倒霉得很。”王婆婆看医馆已经没人了,于是说起正题,“都忙完了吧?走家里吃午饭去,中午煮的菌子汤。”
白苏本想拒绝,但被王婆婆以‘你一个人做饭麻烦’给拉了过去,于是她又再次坐在了王家饭桌上蹭饭。
就她们三个人,王婆婆还做了三菜一汤,十分丰盛美味,“多喝点汤。”
“谢谢王婆婆。”白苏捧着汤碗小口喝着鸡枞菌汤,汤鲜美至极,好喝得很。
王爷爷也喝了一大碗,“还是咱们住在山区好,住城里可吃不着这么多。”
王婆婆附和:“王忠就念着想吃,可他又说要出差,腰才好又开始折腾了。”
白苏宽慰王婆婆:“工作要紧。”
王婆婆也知道这个道理,轻轻叹了口气,“要能像白苏你这样回家做事就好了。”
“人家白苏有本事,他回来干啥,这老家又没有房子让他拿去修的。”王爷爷想着白氏医馆最近的热闹,忍不住感慨,“现在医馆算是小有名气了,你爷爷在天有灵也能安息了。”
“我听老白说他们祖辈可是大名医,很多大官都请他们去看诊的。”王婆婆看向白苏,“白苏医术这么好,以后肯定也是大名医,以后肯定很多人慕名来排长队看病。”
王爷爷也赞同:“那是肯定的。”
其实白苏现在只是在小镇周边和区县小有名气,像王婆婆说的必须全国有名才行,“你们别这么夸我,只要能小有名气,将医馆医术传承下去就好了。”
王婆婆嘿了一声,“你别谦虚,我和你王爷爷觉得肯定会的,你看你才重新开医馆多久,一个一个口耳相传的就已经这么多人来买药了,过几年肯定传到外国去了。”
靠一个一个的口耳相传?
白苏觉得得熬一辈子吧。
正当她想着怎么熬一辈子时,回到市区的古月已经将来小镇拍的素材做成了视频发到了网上。
视频一上线, 等了小半个月的粉丝网友立即涌入观看。
视频风格与之前略有些不同,入眼的是俯拍的清晨古镇,青砖黛瓦, 悠长青石小道, 安静又古朴。
粉丝们心想古月请假的这十来天是去古镇避暑去了?
跟着镜头慢慢落下, 古月进入一间早餐店, 叫了一碗皮薄馅儿大的馄饨, 满足地吃了个早餐, 一边吃一边解说, 馋得粉丝们直咽口水。
吃完馄饨后又买一杯奶茶,然后顺着宁静小巷走进深处的医馆,之后便是只拍了下半截脚的排队买止疼贴针灸画面, 隐约可以听到大家闲聊的声音。
画面一转又是一排一排的药柜, 每一个柜子上都标注了无数个药名,药名都是用毛笔写的, 字迹工整,又带着笔锋, 看起来极为赏心悦目。
本想大篇幅介绍白氏医馆的, 但古月怕引起网友逆反心理, 于是只放了一个片段,光线刚好从窗外打进来, 明暗交错着, 看起来古典又恢宏。
网友立即被这个构图给吸引住了, 顿觉就这个医馆很有历史古韵,在后面镜头已经转向小镇各种小吃、特色菜、热闹集市后还在回味。
很快就有人在评论区问这是哪里, 也有人关心古月请假是去医馆看病了吗?
古月简单回复大家:“最开始是陪家里长辈去看风湿关节炎和三叉神经痛,去了之后觉得医术好也顺带调理调理身体, 因此才请了小长假,让大家久等了,抱歉啊。”
有粉丝关心古月身体好了没有,也有网友对医馆上了心:“风湿关节痛真能治?我之前换了好几个医生,吃了很多药都不见效,如果有效我一定要去看看。”
古月回复他:“我爷爷在针灸吃药一周后,关节疼痛和三叉神经痛明显减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