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05章 任命文书(2 / 2)

加入书签

有实力在短时间内再次发动北伐战争,收复关中、河东、河西等地,但这些地方迟早是要收回来的,只有收回河东、关中,才能提兵北上,攻取燕京。

皇帝给了他足够的权力,只是如今朝廷要钱没钱,要粮没粮,急需恢复元气,不宜发动任何一场战争。

杨丛义现在能做的,就只有提前做好北伐的规划和计划,尽可能做好能做的一切准备。

因为他知道,皇帝很着急,大宋将士们同样很着急,急着发动北伐,一统天下。

之前他也很着急,急着立功,急着收复失地,但自从身居枢密院副使之位后,他才渐渐发现,北伐之战还真急不得,若是准备不足,匆忙发动北伐,一旦失利,失败的不仅仅是一场战争,甚至有可能失掉整个大宋的国运。

因为北伐之战,只能一举成功,没有来第二次的机会,朝廷不会给,百姓也不会给。

大宋开国百年,已经一再证明此事,第一次不成功,之后的北伐只能越来越差,不会越来越好。

故而,若再次发动北伐,就必须准备充足,只能成,不能败!

身居要职,位高权重,一举一动都将影响天下局势、大宋国运,他不能不慎。

迁都汴京之后,半年来,他从未离开过汴京,但天下的形势,他并没有一天停止关注,因为不管如何,他的目标终究是要住赵昚统一天下,夺取燕云,天下局势有任何变化,他都想第一时间掌握。

一年前,他率领北伐右路军攻占大名府之后,便派人跑了一趟淮西天柱山,找到了当年颇有渊源的宋头领,请他出山相助。结果宋头领不仅自己来了,还带来了数百人,全是天柱山里的好手。

宋头领带人一到大名府,杨丛义与他叙谈几天后,便另外挑选调派了一百人,交予宋头领,将刺探金国情报之事全权交于他手。

在那半年之后,在宋头领亲自部署下,他的情报网基本铺至真定府、河间府、燕京、太原府、平阳府、京兆府等关中、河东、燕云等地,并且还在迅速完善,谍报人员也在不停的补充,杨丛义身在大名府,就已经能得到关中、河东、燕云的确切消息。

情报网发展的虽快,但杨丛义并不满足于现状,将来要收复河东、关中、燕云,需要更多更及时更准确的情报,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滞后的或是鸡毛蒜皮的消息,并不足以让宋军占据真正的情报优势。

渗透、打入金国内部,或是直接策反身居重要职位的官员,是宋头领率领下的情报网,接下来必须去做的事情。

而不管是渗透还是策反,都不是只凭借空口白牙就能成事的,既需要人,也需要真金白银。

多数人,活一世,不为名,便为利。

想让人给你办事,真金白银,永远是最实在、最直接、最有效率的!

可问题来了,如今南北分治,长江以北遭受战乱之苦,正在免征赋税,汴京国库里只有临安调拨过来的那笔财产。

现在的国库如同一个封闭的小池塘,只出不进,如无水之源。而汴京处处都要用钱,各部各司一个铜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即便如此,坚持不了太久,又哪里有多余的钱给杨丛义铺设情报网,策反渗透金国重要职位官员?

年中,赵昚单独召见杨丛义时,他曾经试探着提了提建立情报网,搜集金国情报,为北伐提前准备之事。

但当赵昚得知此事需要很大一笔钱后,便让杨丛义先将此事放一放,待国库不是那么紧张的时候再办。

初时,杨丛义还以为是赵昚节俭惯了,舍不得花钱,直到他在汴京任职几个月后,仍然没有领到他的官服,才明白,朝廷是真的穷。

并且迁都之后,其他大小官员,上至宰相,下至各司吏员,也仍然穿着旧官服,有些洗的发白,有些甚至打上了补丁,就连赵昚自己也没有缝制多余的衣裳,翻来覆去,就那么三两套。

至此,杨丛义知道,建立情报网等朝廷拨款是不可能了,他得自己想办法筹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