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返航是非(1 / 2)
季风将起,大宋船队离开了塞尔柱港口,浩浩荡荡驶出波斯湾。
一出波斯湾,海上风力渐强,船队在杨丛义亲自带领下,直接向南方驶去,四五天之后随着风力变化,船队航行方向开始向东偏移。
夏季风初期,风力并不强劲,正是抓紧时间穿越印度洋的最佳时机,于是船队风帆全开日夜不降,一日一夜航行距离超过四百里。由于印度洋北部区域的阿拉伯海域,海岛很少,更没有岛礁,夜间全速航行也不用担心有触礁撞船的风险,因此整支船队在首艘战船带领下全速航行,日夜不息。
七天之后,船队转向东行,白天满帆,夜晚降下主帆,副帆也降半,靠洋流和风力漂行。
两天后,船队穿过一片岛礁,继续东行一天之后,看到了一片大陆,船队随即转向,沿海岸向南航行。
过了一日,远离了大陆。再向东南航行一天半后,又有一片陆地出现在船队眼前,但导航战船未做任何停留,向南绕过那片陆地之后,转向正东方全速航行。
此后数天,海上风力渐强,船队风帆不降,日夜不息向东而行。
神舟主船上的塞尔柱贵族商贾有人到过天竺,最远也到过东方的占城国,但从未见过大宋船队这等航行路线,以前的船只或船队无一例外,全都要沿海岸而行,从塞尔柱到东天竺,足足要航行半年时间,如果要到占城,至少要在海上航行一年半。
可是大宋船队的航线却十分特别,沿途只遇上两次陆地,又都没有停留,几乎全程都在全速航行,难道他们已经将整片海域都弄清楚了,找到安全穿过万里大海的捷径?
商贾们找到黄大人闲聊,多次询问航线,打听海图,可惜黄大人不过问船队任何具体的事情,他就是想说也并不清楚。
但他告诉商贾们,船队的行程和航线在大宋船队离开大宋之前就已经确定,为了这么庞大的船队能出海,大宋朝廷花了大力气,整整准备了一年时间。
在商贾和使者拐弯抹角,再三探听追问下,黄大人又告诉他们,其实整个船队的行程是有两个人确定的,一个是主船上的回易负责人汤大人,另一个就是他们在巴格达见过杨大人,以后要想知道什么,可以去找他们。
黄大人并不知道海路海图对一个船队和国家有多么重要,所以他在塞尔柱人有意无意的探听中泄露了很多不该泄露的秘密,包括他没有见过的指向针盘。
聊了几天之后,塞尔柱人从黄大人那里打听不到什么有用的信息了,于是开始转向汤鷽,想从她这里探听出更秘密的东西。
汤鷽一听他们在她面前讨论起回易海路航线,生意人的直觉告诉她,这些人目的不纯。
海路航线就是生意通道,掌握了独特的海路,就掌握了生财之道,一旦跟别人共享,就相当于把生财之道与人共享,若这个生意就只能赚那么多钱,参与进来的人一多,自己赚到的钱就会变少。
汤鷽自小接触药材生意,其中的门道虽不说精通,也了解不少。比如某个地方有某种独特的药材,一个药材商先发现了这种药材,他靠收购这种药材可以吃饱,如果再有一个人来收购,那他就要少收一半,甚至以后连一半都收不到。
做远洋回易也是一样,这次之所以能赚大钱,就是因为大宋船队掌握了独特的海路,一百艘船携带丝绸几百万匹,体量大,路上花费的时间也短。塞尔柱人没有这个条件,即使一匹丝绸卖十枚金币,他们用三年时间只能从占城国带回去一万匹丝绸,根本赚不了多少钱。
如果他们掌握了海路,造了大船,大宋丝绸、瓷器、茶叶的钱他们要赚,他们的香料、药材、珠宝也会高价卖给大宋,最终他们会赚去所有钱财,这样的事情自然不能发生。
因此汤鷽告诉他们,其实这都是在冒险,大宋船队从来没有出国远海,怎么可能提前确定行程和海路航线,不过是编了个谎,安慰大家而已,海洋实在太宽广,是人都怕,不告诉大家有确定的行程和航线,根本没人敢出海,不信去问问黄大人,估计他现在都害怕的不敢出舱。
塞尔柱人将信将疑,对这个说法显然不太认可,但汤鷽就这么说,他们也没法反驳,因为当他们站在甲板上一连数日望着无边无际,黑沉沉的大海,没有发现一个小岛,哪怕是一片礁石的时候,心里也十分害怕,因为这就说明数千里之内没有任何陆地,一旦运气不好,船翻沉了,他们必死无疑。若不是绝对的信任,这片数千里没有陆地岛礁的大海没有船只敢进,编个谎话骗大家出海,似乎也有些道理。
海路航线的问题不纠结之后,他们又打听起指向针盘的事情。
汤鷽听后,很是无语,怎么黄大人什么都跟外人说,这个船队航行的核心不知道吗?可既然贵宾问到,也得给个解释,便告诉他们,这指向针盘其实是一种以天上的星辰辨别方位的辅助工具,针盘本身并没有什么大用,只有在夜晚有星星的时候才能用到,阴天下雨天就不行了,其实完整的叫法应该是星辰指向盘。
塞亚勒向众人解释之后,他们若有所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