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寡妇生活指南 第23节(1 / 3)
“也好。”张融融道:“可能要住一两晚才能回家来,那你一个人做生意,行吗?!”
“行的。”王安平道:“娘去吧。”
“强子和恒子今年也不去,叫他们照应一二你,”张融融笑道:“最多歇两晚就回来了。”
王安平笑着应了。
张兴柱急着走,第二天一早就扶了张融融上了马车,带了大妮小妮,叫张强张恒照应一下王安平便匆匆的往乡下赶去了。
其实老家的地早赁给了村里种,不过每年春还是要回家去上个坟踏个青,看看自家的地的。过年也需要回家去烧个纸什么的,表示不忘本。
到了村里,打开屋门,里头全是灰,多年不住人,到处都是蛛网,根本不可能住了。
有赁了他们家地的村民热情的要他们去自家住。张兴柱答应了,不过还是在自家家里转了转。
“这里,就是我们长大的地方……”张融融感慨的道:“多少年了……”
张兴柱眼睛发酸,道:“是啊,多少年了……”
大妮小妮看着这灰蒙蒙的家,很难想象它当初有人气的样子。虽然已经破败不堪,可是宅基地还在的。
张兴柱笑道:“要是城里过不下去,把这祖宅修缮修缮就搬回村里来住。”
张融融笑道:“这里是本,不管在城里是好,还是不好,有这个本在,总不至于没退路。”
“走,看看自家地去,”张兴柱扶着老姑,带着两个女儿,走向了自家的田地,地里早种了麦苗,绿油油的。
“这几亩都是咱家的,”张兴柱笑道:“赁给村里村民种着,一年到头的也会送些粮与咱们,多少的也够咱们家嚼用了。”
这时候亩产低,交了租赋,再交了给他这个地主的,村民就收的不多了。就别指望着像现代那种把地给别人种一年到头的粮收的吃不完还能卖钱的那种美事了。
大妮小妮都挺高兴的。
毕竟古代人,有地,心里才踏实。
“这个时候,正是野菜丰美的时候呢,”张融融道。
“老姑可讲差了,现在的野菜都老了,你看,都开花了,”张兴柱笑道:“不过现在倒有不少竹笋什么的。”
张融融叹道:“这才是花开的季节,没想到野菜都老了。”
“菜苔,野菜都老得快。”张兴柱道。
四人带着纸钱又是认真的上了坟,烧了纸钱,又磕了头,除了草。张兴柱认认真真的告诉祖宗,家里老姑奶奶他接回来了,希望祖宗知道,将来老姑奶奶也是要安葬在张家祖坟的。
等都上了香,磕了头,这才下山,张兴柱笑道:“今天晚了,明儿拿把铁锹来,挖点竹笋,趁现在还没老,挖些带家去吃,挺好!”
大妮小妮高兴应了。
到了村民家里,人家热情好客,还杀了鸡,割了肉来招待,饭都做好了,冒着香味。
张兴柱也带了糖包之类的礼品,也不失礼。
一时都上了桌吃饭,腊味香蒜叶,蒸香肠,再有便是炕馍,加上几样时蔬,烧鸡,新鲜的猪肉。都是好菜。
大妮小妮吃的还满香的。
主家侧面问了问他家的地卖不卖,张兴柱也笑着说这地这祖宅是本,要是城里混不好了,还得回来的,因此这话题便打住了。也没再多问,人家也没多失望。
毕竟这时代日子好过,谁家都想买点地,但是呢,地也不是想买就能买的。谁家脑子不好,日子过得下去的会卖地的?!因此就算有本钱要买也买不着。再加上本村的,你要是想买外村的地,便是外村有人肯卖,人家村里也绝对不同意卖给外人,都是村里自己消化,村人自己买的。
因此,一般地,有人盯着的,都是盯着自村的。所以张兴柱不卖,人家也只是问问,也没多失望。毕竟,只要不是过不下去了,就没几个肯卖地的。卖容易,买回来可就难了!
村民家里人口多,自家地都不够种,因此不光赁了张兴柱的种,还种了别人家的地。
家里人口多就热闹,磕碰虽多,但人多力量大,在村里也没人敢欺负的。这家日子不难过是正经。
人口多房屋也多,因此挤一挤,也就空了两间屋出来给他们住。
晚上就歇在这主家了。
第二天一早还着去挖了竹笋之类的,又陪玩了大半天,顿顿在这吃。热闹的很。
作者有话要说: 再次告知,慢节奏,吃吃喝喝平淡生活,没有很高大上的内容。谢谢。我写这本书是放松脑子的。
清明
这般的招待, 其实已是隆重招待了,还好张兴柱来的时候带了好酒好糖包果子之类的东西,否则就失礼了!
在田野间, 去看山间的桃花盛开, 又去河里捞了几次鱼, 春风虽寒, 却也让人心胸开阔, 尤其是看到柳枝发新芽, 柳絮纷飞的时候, 那种绿油油的看到大地回春的感觉, 那种清明时节的微风, 都叫人心情极为愉悦!
不仅张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