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一十二章 凉州之变(1 / 2)

加入书签

越危险的地方,越缺少安全感。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没有万夫难当之勇,就不要装逼搞什么单刀赴会。

李钦载对自己的武力值有着非常清醒的认知,他知道自己若没有任何准备便出使吐谷浑,就跟游戏里的小学生送人头一样,死得既丢人又憋屈。

大唐使节?或许管用,但不完全管用,万一人家军队里有个冲动不计后果的,一刀先剁了再说,李钦载除了在阎王殿喊冤,还能怎么办?

李治就算御驾亲征带千军万马给自己报仇,还有什么意义?

怂也好,谨慎也好,总之,李钦载恨不得把千军万马拴在裤腰带上。

至于郑仁泰说什么集结甘凉兵马,李钦载倒是不做什么指望。

首先粮草就是个大问题,大军若发动,海量的粮草都要扔进这个无底洞里,还是那句话,若朝廷有粮食,何至于派李钦载出使?大军直接碾压过去不就完了。

从国家的角度上来说,李钦载这个使节相当于肚子饿的时候先垫吧一下的小饼干,主食要等到来年攒下粮食后再说。

有人当国家的小螺丝钉,同样也要有人当国家的小饼干。

这个称呼比螺丝钉可爱多了。

…………

郑仁泰与李钦载聊了一阵后便离开了,他要回去整顿兵马,李钦载也是个识趣的人,当即慷慨奉送郑仁泰一千头羊,给将士们改善一下伙食。

抢来的不义之财要赶紧花掉,不然会倒霉的。

第二天,李钦载派人入境吐谷浑,以宗主国大唐的名义正式向吐蕃和吐谷浑交战双方下了一份文书。

文书措辞很严厉,首先告诉两国,大唐天子遣派的使节已至凉州,其次,使节严厉敦促交战两国,马上停战,接受大唐使节的调停。

这份文书的作用当然微乎其微,吐蕃既然存了吞并吐谷浑的心思,必然不会在乎大唐的反应,使节的几句话就能叫停一场战争,做梦呢。

文书的实际意义是,它在告诉交战两国,大唐使节来了,等于大唐也开始参与这场游戏,从此两国交战变成了三国博弈,做好迎接新玩家入局的准备。

不出所料,文书投出去后如石牛入海,毫无反应。

斥候回报,两国前线仍然打得如火如荼,脑浆子都打出来了。

大唐并没有置身事外,郑仁泰不停向两国派出一队又一队的斥候,打探两国军情,并增加了巡视边境的频率,尽管缺粮,但大唐仍摆出了随时入局的态势。

然而,李钦载执节出使的时机仍然没到。

两天后的半夜,李钦载还在睡梦中,却被一阵喧闹声吵醒。

一肚子起床气的李钦载暴怒了,披着衣裳走出房门,张嘴就要骂街,刘阿四却一个箭步冲到面前。

“五少郎,不好了,有人烧了凉州城的官仓。”

李钦载一惊,起床气顿时灰飞烟灭:“粮食烧了多少?纵火之人可有被拿住?”

“官仓烧了三间,损失粮食千石,纵火之人趁着夜黑逃了。”

李钦载大怒:“裴申是个蠢货么?官仓都看不住,人也没拿下,这个官儿他是不想做了!”

抬眼一扫,东面的火光照亮了半边天,官仓的大火仍然没被扑灭。

李钦载脸色铁青,冷冷道:“先灭火,追责的事以后再说,派快马请郑仁泰调兵,先把边境封锁了。”

穿上衣裳,李钦载领着部曲匆匆朝官仓奔去。

裴申人就在救火的现场,他的眉眼面孔已被大火熏得黝黑,一脸气急败坏,甚至亲自端着水桶参与救火。

城内无数百姓军民都参与进来了,官仓事关所有人的生存,军民全都急红了眼,救火现场一片哭嚎,无数百姓跺脚大哭大骂,有的人一边抹着眼泪一边端着盆往火场里冲。

李钦载和部曲们二话不说也参与进来,这种情况下没别的办法,只能不断地打水,泼水。

一夜忙碌过后,官仓的大火终于扑灭,然而三间官仓也被烧得干干净净,粮食一点也不剩了。

衣裳被烧得褴褛破烂,连头发都烧卷的裴申失神地站在官仓外,看着满目疮痍的景象,两腿一软瘫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李钦载气得上前狠狠踹了他一脚:“哭啥!善后的事不做了?”

裴申仍然大哭不止,人已快崩溃。

凉州荒凉,能耕种的土地不多,边城的粮食本就不富裕,大多数需要朝廷拨付,尤其是最近两国交战时期,边境上的唐军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出征。

这个节骨眼上,官仓居然被烧了,可想而知罪过多大,耽误了多么重要的军情。

裴申只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一片全黑,再也看不到希望了。

见裴申已失去了理智,李钦载怒其不争,只好下令将刺史府所有官员全召到面前。

“从现在起,凉州城我来接管。”李钦载不容置疑地道。

众官员都参与了救火,每个人的模样都很狼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