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了皇帝之后 第51节(2 / 3)
李彦逐下令, 军队十里一休,三十里一餐,六十里一宿。
从上京到北地两千多里, 若途中无事耽误,起码得行军一月多才能到,可真是一场遥远的路途。
走了十多天, 日子已然到了除夕之夜,他们也来到了庆城的地界上。天色将晚,李彦逐下令, 找个平整的地方安营扎寨, 搭起大锅, 派人进庆城采买酒肉, 让大家简单的过个年。
李彦逐的营帐内,是后备营的三位将军,酒过三巡, 主将刘信晃晃悠悠从桌几后起身,来到李彦逐面前,“六殿下, 在这个除夕之夜, 末将有个建议。”
“刘将军请讲。”
“此次前去剿匪,走走样子即可, 匪患难除, 灭了一波又会生一波,无穷无尽。”
刘信看着李彦逐, 神情中都是无畏。
他久居边疆, 驻守着大兴国西边的疆土, 只可惜一年前邻国小股军队偷袭, 他受了伤,等伤养好了,右手却失了力气,无法再拿起刀剑,右腿日常走路倒是无碍,却无法跑动。
自知已无法上阵杀敌,且家中还有妻儿和年迈的母亲需要照料,他便请旨回京,皇帝体恤他驻守边疆的苦劳,给了他后备营将军的闲职。
大兴朝初始,开国皇帝建立后备营的初衷,本是将年纪小喜爱习武又聪慧的十多岁男孩集合在一处,训练他们骑马打仗,武艺兵法,培养成为征战的冲锋者,或是金吾卫的精锐。
谁知经历了几任皇帝,后备营变成了这幅模样。
刘信回京后,远离了他热爱的战场,几度让他十分颓废,更是无心军务,长久混迹于风花雪月之地。
故此,这一年以来,后备营军纪越发混乱。
半月行军,很多人缺乏训练,体力不支,走一天就得歇半天,原本一个月就能到达的,也不知还要拖多少天。
李彦逐十分无奈,这支队伍的存在,如今看来实属多余,等他坐上高位,必得第一个撤销了。
他看着刘信道:“刘将军所言我不能赞同。”
自小熟读史书,当然知道匪患难绝,可是不能因为难就不去做,不能因为还会再生,就不去理会当下。
就算是灭了再生,那也要好几年,北地的百姓至少能在这几年,过上安稳日子。
而且很多匪患难除,多与当地官府有关,有的同当地镇守的军队互相勾结,官府得了山匪的好处,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有的守城将领,知道朝廷会拨大量的补给让他们去剿灭山匪,所以并不尽力,每次只做到能给朝廷交差便收手,并不完全剿灭,导致山匪难除。
这种为了钱财而成为山匪的镇压并不难,难的是,那些被逼成为匪徒的,他们劫富济贫,盗亦有道,这些人成为山匪是因为朝廷昏庸无能,活不下去,才会选择这条路,但却心怀高义,身怀武艺,这种很难剿灭。
不论是何种情况,想要杜绝匪患,根子都在于朝廷,不在于山匪本身。
他虽不知此次面对的匪患是哪种情况,但这次剿匪并非只是一次剿匪这么简单,父皇是何想法他还未猜透,太子借此机会要他命丧在剿匪之地,还有很多朝臣等着看他的笑话,所以,这次他必须得胜。
“父皇让我来剿灭北地匪患,若我只是走走样子,岂不是欺君之罪?”
李彦逐紧紧盯住刘信的眼睛,神情坚定,“刘将军有伤在身,剿匪之时自不会让将军身先士卒,我在此许诺将军,我在将军在,若我战死了,将军也请带着剩余的人马回朝复命。”
刘信心头猛然升起难以言表的情绪,有羞愧,还有不甘,李彦逐言语之中透漏着他贪生怕死之意,可他却无法狡辩,自己确实已不能够上阵杀敌,挥舞不了刀剑的将军,和废人没什么两样,且这一年他在上京,每日同妻儿待在一处,觉得这样平淡稳定的生活,太过美好,实在不想失去,贪生怕死,他承认。
可他也曾为了保卫疆土而抛头颅洒热血,将生死置之度外,也曾是叱咤战场的勇士!
他趁着酒意道:“殿下何苦揭开末将的旧伤疤?殿下想要战功直说就是,末将也只是建议,殿下执意如此,末将也只好遵令。”
说完他回到了座位了。
五年没回朝,那次征战后,上京他熟知的将军很多辞官回乡,父皇从各地驻军调遣人员,他同这三个人都不相熟。
四人又说了些客套话,就散了场。
原本李彦逐还想和他们多说说剿匪之事,但看刘信的态度,实在不必多说,这场剿匪他只能靠自己了。
将军们回了营帐,可是战士们还聚在一起喝得开心,营地一片欢喜。
沈亦槿独自坐在马车下抬头望着天上的繁星,开始想念上京。
也不知道这个除夕夜,父兄是怎么过的,没了她的除夕夜,想必冷清了不少。
将士们每十人围在一个大锅边,锅里肉的香气飘浮在空气中,时不时有笑声和歌声传入耳中,傍晚时分,运送粮草的小兵们要喊她一起吃肉喝酒,被她拒绝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