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节(1 / 3)

加入书签

老太爷:“没钱盖。”

金小楼:“我有钱。”

……

等到晚饭做好的时候,金小楼已经成功说通了老太爷,兴高采烈地灶房把锅里的皮蛋瘦肉粥都盛到了钢盆里。

从灶房往堂屋端菜的李建军和魏淑芬情绪都不高,坐在饭桌旁,却没心思吃饭、

老太爷拍了拍桌子,一锤定音:“盖新房,丫头住。”

李建军虽然已经是七十岁的老头了,但上头还有个老爹,就不算真正的顶梁柱,老爹就是自己的定海神针。

有了老爹的一句话,李建军恍若有了主心骨,顿时拿定了主意:“盖吧,盖了新房子,小楼以后有了丈夫孩子,回村里也能有个地方住。”

见老太爷一句话说通了外公外婆,金小楼殷勤地从钢盆里给老太爷盛了一碗粥:“太爷,尝尝看,青藏高原的牦牛肉做的皮蛋瘦肉粥,特别好吃。”

老太爷端着碗喝了一口,赞叹道:“好吃,好吃。”如果不是粥太烫,三两口就能喝掉了。

难得看到老太爷夸赞饭做得好吃,李建军和魏淑芬也收起了烦恼,品尝传说中青藏高原的神兽做的肉粥,结果一吃就停不下来,这口味实在是太好了。而且连吃三大海碗,肚子也不怎么胀。

一锅的粥,包括老太爷在内,每人喝了三大海碗,一点都没剩下。闻到香味的小狗焦急地在桌子底下打转,可惜它今晚是吃不到了。

既然敲定了盖新房的大方针,下面就商讨具体的事情了。

新房子盖在靠近马路的田地上已经毋庸置疑了,不过外公有更好的想法,田地和鱼塘中间有个小土包,可以把小土包铲平了当宅基地,不然好好的地用来盖房子太浪费了。

至于给村支书送礼的事情,李建军表示了,几条好烟就行了,不要花太多钱。他活了七十岁,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而且李建军在工地干过,现在的家也是他一点一滴建设起来的,对于盖房的流程还算熟悉。买工料、找工人什么的都能搞定。

家里有个能拿主意的人,金小楼倍感安心。如果说老太爷是李建军的定海神针,那李建军就是金小楼的定海神针。

☆、

盖新房的方针大策定了,但具体盖什么样的房子,李建军说了,随便金小楼想盖什么样的,就盖成什么样的。

金小楼兴冲冲地去拿以前用的铅笔和作业本画设计稿。

李建军又说了:“你放心,就算你画成一坨屎,我也能给你盖出来。”

金小楼:“……”您老倒是盖个屎一样的房子给我看看。

手边没有电脑,金小楼只能耗费手机流量在网上查找资料,金小楼就闷头画设计稿。

手机不好的一点就是看图不方便,网上关于小洋楼的图片一沓一沓的,用电脑几秒钟能看完的东西,用手机要几分钟,就这样还看不清楚,更别提那些精细的设计稿了。

于是,金小楼回来的这个晚上,一家人都在讨论新房子盖怎么盖。

金小楼:“外公,抽水马桶和沼气池这边有人会弄吗?”

李建军:“有的,有的。”

金小楼:“外婆,我们盖三层楼,一楼弄两个卧室,你和外公睡一个,老太爷睡一个;二楼弄一个主卧一个客卧一个书房;三楼用来隔热、储物,怎么样?”

魏淑芬:“好的,好的。”

金小楼:“太爷,院子里搭一个葡萄架,以后您就坐在葡萄架下睡午觉怎么样。”

老太爷:“好,好。”

金小楼:“外公,我们把新房子旁边的鱼塘承包下来吧,就算重重荷花也好。”

十里八村唯一的一条马路和李家的田就隔着一个鱼塘,马路是南北走向的,从西向东数的话,依次是马路、鱼塘、小土丘、李家的田。

小土丘实际上是被鱼塘和李家的田包围起来的,勉强算是李家田地的一部分。

李建军的规划就是,把小土丘给平了,当成新的宅基地,毕竟田地开垦了那么多年,实在舍不得就这样少一块。

也就是说,新房子盖出来,将被鱼塘和李家的田围在中间,从西向东的格局就变成了马路、鱼塘、李家的新房子、李家的田。

鱼塘已经完全荒废了,现在农村的年轻人,没几个愿意回来种地,村里只剩老弱病残,田地都抛荒了不少,更何况这要花不少成本不一定能赚钱反而有可能赔钱的鱼塘。

金小楼继续游说道:“以后我们的新家坐北朝南,左边是田,右边是鱼塘,种地方便,养鱼也方便。池塘里不仅可以养鱼,还可以种藕,可以养鸭子、养鹅……”

李建军还是犹豫:“这鱼塘差不多两亩大,一年的承包费用差不多一千块,养鱼也要花不少成本,就怕赚不了钱还倒贴。”

金小楼又开始瞎编:“只要精心,怎么可能不赚钱,我有几个学农业科技的同学,到时候请他们指点指点,绝对亏不了。”

她之所以这么热心地想承包下鱼塘,就是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