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394节(2 / 3)

加入书签

由校走了几步,没听见后头再补充些什么,心里一轻,脸上也是止不住地翘起一边。

看起来,装怒这招还真挺管用!

说起来也是,自己都这样了,谁还会这么没眼力劲儿?

可是刚笑了一半,后头李邦华的话就让朱由校脸上的笑容僵住,停滞在了一种半笑半不笑的尴尬状态。

“陛下不必过于忧虑辽东军情,因为相比内喀尔喀五部,朝廷此刻有更为重要之事需要担忧。”

“至今日,孙传庭在归化城一连四天按兵不动,每日耗费的军费、粮食,都是天价!”

说到这里,李邦华见机行事,拱手说道:

“陛下天聪英明,以他区区一个察哈尔,尚不足撼动我大明根本,只要陛下一道圣旨,孙传庭驰援左翼,察哈尔必败!”

兵部尚书王洽似乎也根本不明白周围群臣看鬼似的看他俩的神情,站出来一并奏道:

“陛下,察哈尔之军妄称铁骑,不过乌合之众,岂能与我三百年大明较一日之短长!”

“当今之计,当下发圣旨,令孙传庭挥师向西,驰援左翼,一战而竟全功!”

朱由校步子顿住,这下,他是真的有些生气了。

这两个人,已经不是有没有眼力见的问题了,这是一根筋不到黄河心不死的问题。

看起来今天是跑不了了,不给他们一个交代,不仅李邦华和王洽不买账,户部、兵部和都察院也不会就这么算了。

想到这里,朱由校转过身重新坐回九龙御座上,问道:

“既然如此,你且说说,孙传庭为何非要进兵,在归化城又能损耗多少钱粮?”

王洽没做多想,即侃侃而谈,拱手说道:

“回陛下,近些年来,我朝武事不断,四年三战,九边各镇,兵员已不再那么充足了。”

“据臣了解,此回出征后,九边各镇,眼下所能调集之兵皆不足两万。”

“一旦此时建奴兴兵,再犯辽东,九边重镇只怕是形同虚设,无兵可调!”

“如不从速解决西虏战事,建奴迟早发觉九边虚空,届时又该如何,从中原调兵吗?”

“陛下,中原兵马未曾与建奴作战,经年兵备废弛,将懈兵弱,更没有大战经验,调到辽东,无论多寡,都是毫无用处!”

朱由校在上面坐着,一时间竟哑口无言。

王洽这个兵部尚书,的确比崔呈秀尽心尽职,就是有些太令人厌烦了,他和李邦华一样,属于我觉得对我就要死谏。

这种人不可或缺,但朱由校生怕哪次没忍住把他们给砍了。

:散尽家财

是啊,王洽说的,恰恰正是这四年多以来几经征战所出现的祸端,这种事情,在历史上是没有的。

四年三战,中间的休养时间根本不够,对几经征调的九边将士来说,基本上每歇息几月,就要再奉命出征。

虽说朝廷给的封赏丰厚,可他们毕竟也是人,是人,就有身心俱疲的时候,后世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朱由校正想着,李邦华一旁劝道:

“陛下,臣等也知道,大军征伐,部堂高论不宜影响前线战策,可这毕竟是能一劳永逸解决西线战事的时机。”

王洽也道:“陛下还记得,在万历四十七年您刚继位时,九边共有我大明在册兵员多少吗?”

朱由校哪里知道这个,只能摇头。

“二十二万!”王洽大声说道,“一直到这天启四年,陛下发动了三次对外的大规模战争,都赢了,有利有弊!”

“利处,是大明边疆一带形势的一片大好,从没有这么好过!可弊端就是九边精锐边军的虚空!”

“现在九边的在册兵额依然有二十万之数,可臣不怕死,还请陛下细细听完,再治臣的不敬之罪!”

王洽说着,在太和殿上重重磕了三个响头。

“天启二年、天启三年两次战役,战后未曾补充的,还有各将帅们冒额吃空饷的虚数,就要有两三万。”

“剩下这些人,陛下抽调了十几万去打察哈尔,其余的又要被分派往各要地守卫边堡、驿站,现在九边腹地,可供抽调随营听用的机动兵力,已经不足两万了。”

“可是眼下,蓟州整顿军备,那里的兵几乎已经称不上是精锐,去了这些,陛下,眼下九边各镇实际上已经是无兵可调了!”

说到这里,王洽的神色,显得有些悲凉。

朱由校彷如晴天霹雳,自己太过乾纲独断了,一门心思都在打建奴,杀西虏,还有那虚无缥缈的文治武功上,完全没注意到九边的精锐兵力现在已经损耗十分严重。

只要一场失败,九边就会一蹶不振,蓟州军如何没落,尚在眼前,这是大明朝最后的精锐。

朱由校曾经以为自己就算输,也输得起,现在看来他错了,他和林丹巴图尔、努尔哈赤一样,都输不起一次。

听到这些,户部尚书崔呈秀心中一冷,顿觉大祸临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