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7章 战死(大章求票票)(3 / 4)

加入书签

炸机扯开防空炮火的空隙,还得防御来自空中舰载机的俯冲攻击。

看着霍克1和霍克2被死死压制,不断被击落,两岸的中国百姓心痛不已,有很多孩子,脸上挂满了泪水。

空军,是大多数孩子的梦想。

特别是性能落后到几条街的霍克1战斗机,在敌机和防空炮火的双重打击下,显得十分悲壮。

不像地面战斗可以僵持不下,战斗机在空中战交火分出生死胜负极快,往往双机交错,十几秒甚至是几秒就解决战斗。

二战期间战斗机大多数腿短,特别是从笕桥机场参加轰炸任务的中国战机,受到燃油的限制,滞空时间不能太久,必须速战速决。

中国机群今天的首要任务就是击沉【出云号】,所以截击机的任务,就是保护好轰炸机的同时压制敌军舰队的防空炮火。

经过连续不停的激战,飞机的燃油消耗得非常快,中国截击机从笕桥机场飞来,注定只能在黄浦江面上停留的时间很短。

所以,他们全力进攻!

在中国几十架轰炸机和战斗机的攻击下,日军的水面舰艇疲于奔命,有几艘军舰被击中,倾斜在江面上,冒起滚滚浓烟,船上的水手有的扑火,有的继续朝天空射击。

但被击中击沉的日军军舰大多是老旧的或者小吨位的,而主力战舰依然坚挺。

日军舰队战斗经验丰富,战舰之间的火力配合十分凶猛,他们并不是停在江面上原地不动开火还击,而是所有舰队在还击中同时移动,增加中国空袭战机向下扔航空炸弹时的不确定性。

高空中,一架标有101号九六式舰载机正和驾驶233号斗ki战斗机,代号战火的中国上尉争抢机尾,做着各种机动,一时间难解难分。

突然,又一架日军九五式舰载机从233号战火的内侧出现,逼迫233号战火只能做出一个规避机动向右下方避开,立刻就被日军101号机咬住。

101号舰载机,就是日军第13航空队第二分队队长山下七郎大尉。

山下七郎大尉仗着九六式舰载机的优势,以及僚机的协助压迫敌机,立刻在缠斗中改出,瞬间就占据了有利位置,首先开火。

千钧一发之际,战火只能机头下栽,做出匪夷所思的滚筒机动,没有被击中。

周至寒和高志航同时看到,101日机居然没用曳光弹。

这是老鸟中的老鸟。

甚至有可能是日军的王牌飞行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开始应用的曳光弹对飞行员有很大帮助,因为飞行员可以参照发光的弹道修正设计偏差,这一利好,一直被延续到二战初、中期。

在弹头飞行时装在曳光弹尾部的火药会燃烧,使射手能够看见弹丸的发射轨迹。

虽然曳光弹可以帮助飞行员正确瞄准目标,但是它对敌人也有利,会提醒敌机飞行员,他已处于被攻击状态,从而进行机动规避。

如果不用曳光弹,攻击机飞行员一般都可以得到额外的几秒钟的富裕时间,从而大大提高击毁概率。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建议只是在射击训练中使用曳光弹,以培养学员对弹丸,弹道,以及射弹散布的感知认识。

由于中国飞行员普遍飞行时间短,大多数没有经历过实战,所以逼不得已只能使用曳光弹,帮助飞行员修正、瞄准敌机。

在伦道夫空军学院,有过实战经验的校长曾经告诉过周至寒,使用曳光弹的坏处是,当你的第一波航弹偏离目标后,此时的曳光弹会使你暴露无遗。

训练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曳光弹与普通子弹间隔混装,如每五枚子弹中混装一枚曳光弹。

由于曳光弹的弹道与普通炮弹的弹道有些区别,因此,散装有曳光弹的弹道也会发生轻微变化,特别是当距离较远时会改变飞行轨迹,有可能会误导飞行员。

此时的飞机还没有装余弹指示器,有的飞行员让机械师在最后几发炮弹中安装几发曳光弹,当曳光弹出现时,就是提醒飞行员提示,你的弹药所剩无几了。

日军101舰载机飞行员山下七郎大尉绝对非同寻常!

只有对自己的射击技术非常有自信的老鸟,才不会使用曳光弹。

战火233只能推节流阀,想要摆脱两架敌机,他以完全处于下风,危机万分,随时都有可能被击落。

高志航知道日军101号战机飞行员的厉害,他命令一架霍克3离开轰炸机护航编队,拦截住围攻战火的那架九五式舰载机。

于是有一架霍克3离开轰炸机护航编队,前去支援战火,截住山下七郎大尉的僚机。

一架中国波音821战机刚刚俯冲攻击水面舰船后拉升,一个大回旋机动,趁机咬住了山下七郎大尉的尾巴。

双方多机混战,谁也不知道自己何时会自动送到别人的嘴里,更不知道别人会在何时往自己嘴里送肥肉。

“咻咻咻……”

波音281按住机枪开火按钮两秒,他还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