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6节(2 / 2)

加入书签

你不吃我也得先给我们的大功臣大黑拿点好吃食才行。”。

许三郎抹了一把脸,哈哈的大笑起来,左右看看,很好,没人。一把搂住霍香梅的脖子,香了一口嘴巴,才进屋子跟霍老爹打招呼。

留下霍香梅口是心非的跺了两脚地面,真真是个厚脸皮的汉子……

傍晚,几个孩子回来看到自家阿爹在家,都惊喜的上前问好。中午的时候许三郎又驾驶着大黑过许大郎那了,许二郎让他带些东西给大兄。霍香梅没有告诉几个孩子他们阿爹回来了,所以孩子们都是下午放学才看到自家阿爹好好的坐在院子里挖水沟,平整水坑。

许家的院子有一部分是用比较平整的石块铺就的,另一部分还是泥土平整的,这下大雨就免不了有些小坑,有些水流不出去,还得把围墙那堵塞的小口子疏导疏导。

晚上吃夕食的时候,许大郎问了大娃,“大娃,阿爹在回来的路上听见有人说今年的科考会提前一个月。这次先生有说你能下场吗?”。

之前大娃和几个小的都考取了童生的资格,尽管不是同一年考到的,可是对于其他人家来说,一家六个童生,那都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了。一直伸长脖子就想看看这许叔耀许三郎家是否会有六个秀才老爷,可是这许家也不知道为嘛迟迟的不见有人下场。

自从蔺县建了书院,这新闻的事件儿就没有停过。不说晋大王的科研院发明了照明的火水灯,有了用脚踩就能打谷收麦的器物,能把河里的水翻进田地里灌溉的轮子等等之类的造福百姓的东西,就是这个书院能不断的考试然后授官的事儿,就让全大晋的百姓都沸腾了。

从童生到秀才到举人到进士,更别说那甚么状元探花榜眼的,所有考取功名的人都会是天子门生。听听这些新鲜的名词,好些有大智慧的宿老都说活了那么久没有见过听过这些,都说能活在这个时代真真是幸事。

对于考取了秀才就能去粱邑进学这件事儿,许三郎可是一直在心里念叨着,不止一次在炕头跟自家婆娘提起过。只是自家婆娘说不能给娃甚么压力,不能对着娃提罢了,否则许三郎绝对能做出拿着竹片鞭笞几个娃的事儿来。

令许三郎郁闷的是,自家大娃几个尤其是大娃和小六可是第一批考到童生资格的,同一批的很多人都去考秀才了,而自家的还不能去。只因为是先生说火候还不够,还要憋着,等甚么一飞冲天,而自家婆娘也赞同,说甚么孩子还小,离开家里出去独立生活不一定是好事儿。

被这两个有文化的人说着,许三郎只能一次次的羡慕看着别家中秀才,自家的还得憋着,就不怕憋紧了会控制不住拉出来吗?再说这压力是甚么事儿,谁没个压力,他许三郎的娃怎么可能扛不住压力,这不可能!

所以说,别管许三郎识了多少,走了多少路,赚了多少钱,他的骨子依然是那个糙汉子。可以吃完饭后,坐在炕上侃大山的时候不自主的抠脚丫子的糙汉子。

大娃却不同于他阿爹,听到阿爹问话,放下箸子,认真的回答,“先生说这次我们几个都能下场,只要正常发挥就好,行不行就看到时候的考题考官如何录取了……”。

开始大娃几个正经的样子搞得许三郎和霍老爹都有点坐立不安,不过这些年习惯了下来,他们正经是他们的事情,许三郎和霍老爹两个长辈还是怎么舒服怎么来。

霍香梅惊讶的挑挑眉,“小七也去?”。

不是霍香梅看不起自家娃,只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小七也不知道怎么的,在读书方面就是比不上前头的五个。像小五一遍就能记住的功课,小六这需要三遍的时候,小七不到十遍是记不住的。

当然也并不是说小七差,和比人家的孩子比,霍香梅当然不会认为自家的差,只不过和前头几个比,差了那么点罢了。

小七一脸高兴地说,“是的,阿娘,这次我也能跟阿兄他们去粱邑。”,说着就忍不住屁股在胡凳上挪来挪去。

就这皮猴子?

小二赶紧解释道,“先生说了,这次就算是考不中也没关系,大家就当做是下场取取经验。到时候我跟阿兄捉捉题,让小七练练,估计不会差的。”。

“阿爹阿娘别担心,我们都会帮小七的。就是如果我们都考进去了,家里怎么办?那么多活阿娘和阿姐怎么能忙得过来……”说到这个,小六就一脸愁意。

“哟哟,小六真的是阿娘的贴心小棉袄!”,霍香梅高兴的朝小六笑得看不见眼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