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51节(2 / 5)

加入书签

鳍豚生产线的事情。

伦敦,丘吉尔从美国政府那里获得了这则战报以后,下令有关部门重新审视与学兵军的结盟问题。随即给印度英军总司令部去电,希望韦维尔和欧阳云加强联系,通过学兵军的帮助,重新构建远东航空部队,以扭转远东被动局面。

柏林,德国军方第一次意识到了学兵军这个远东军阀集团的犀利。有鉴于大不列颠空战中德国空军并没能摧枯拉朽的歼灭英国空军,有人提出建议,是不是和学兵军进行谈判,以期能够获得较为先进的战机技术,进一步提升第三帝国的空战能力。

苏联,因为重庆政府的支持,苏联军方通过苏联志愿航空队已经收获了白鳍豚的技术参数。苏联相关部门立刻进行了仿制,但是因为白鳍豚和苏联现役伊式和雅克式战机乃是完全不同的类别,发动机更是天差地别,仿制进城相当缓慢,先后两架样机都没能达到军方要求。于是,在有关舟山大捷的情报传到苏联以后,迫于前线的压力,苏联军方开始认真考虑直接从广州引进这种战机生产线的可能性,相关提议呈交给总理斯大林以后,苏联政府也开始了与学兵军加深联系并建立合作关系的讨论。

这些国家中,最着急也最方便展开工作的自然是英美两国。于是,在欧阳云快要抵达卡拉奇的时候,韦维尔硬起头皮再次追上了学兵军车队,希望欧阳云能给他机会再次洽商买进战机的事情。

欧阳云让广州大张旗鼓的宣扬舟山大捷,目的正在于此,于是矜持的接见了韦维尔,并和他就相关事项进行了认真的筹商。最终,韦维尔因为有伦敦的许可,以将近三千万美金的价格和学兵军签订了一次性从广州购买五十架白鳍豚及若干配件的商贸协议。随即,又代表英国政府和欧阳云签下了出租卡拉奇军港的军事协定。

至此,欧阳云这一次远征卡拉奇算是有了正当的理由。

卡拉奇

卡拉奇,1842年被英国人占领之前只是一个小渔村而已。而随着英国人于1854年在此兴建码头,又于1861年修建起了铁路,现在的卡拉奇,已经发展成了扼守印度河流域的门户,并且承担着将印度出产的棉花、小麦等农作物运往英国本土的重要枢纽作用。

如此重要的一个战略性交通枢纽,放在日军入寇东南亚之前,英国人是断然不会放弃的。不过现在,随着远东英军在东南部遭到日军的全面压制,其远东舰队也失去了和日联合舰队一较高下的本钱,卡拉奇的存在,对于英军摆脱当前尴尬局面的现实意义已经不大了。英国还能在欧洲苦苦支撑,一切皆源于盟友美国的大力支持,这种情况下,放弃卡拉奇如果能够换取美国更大力度的支持,又能够从学兵军购得一批先进战机以改变远东英军空战不利的局面,对于英国人而言还是能够接受的。

虽然出租协议才签订不久,但陈师昌为首的远征第七军团对卡拉奇的控制其实已经渗透到了方方面面。无论是海上还是陆上,战火都还远远没有波及到卡拉奇一带,而卡拉奇前身又只是一座民用货物中转码头,所以英国人只在此布置了相当于警察部队的一点微弱武装力量,哪里能够阻止学兵军“蛮横不讲理”的进入。

学兵军对卡拉奇的改造,目前为止共有四个方面,首先便是卡拉奇货用码头的改造和扩建项目。欧阳云的初步计划中,卡拉奇军用码头将要能一次性满足六艘以上的大型舰船同时靠泊,同时在码头不远处,将要设两个以上的抛锚区。学兵军在海口和东山建造军港积累了一定的军用码头建造经验,但是和卡拉奇相比已经要弱许多。加上当地人并不信任学兵军,又缺乏足够的大型机械,还需要新建水泥厂、电厂等配套厂矿,所以这一项工程进行得格外的艰难,及至目前,也只是在原有货运码头的基础上完成了一号码头的建设,其它几座码头才完成打桩而已。其次,则是陆上机场和陆上军营等陆上军事配套设施以及生活区的建造。按照欧阳云的设想,卡拉奇陆上力量将包括三部力量,分别为五个师规模的陆战队、三个师规模的陆上航空部队以及一个师规模的陆上警卫部队。陆战队自然是为了配合太平洋舰队的远征,警卫部队则是负责军港的防务,至于三个师规模的陆上航空部队,则是为了保证在太平洋舰队远航期间能够拥有足够自保的空中力量。陆上军事设施和部队建设是一项不弱于军用码头扩建的工程,不过因为工程难度相对较低,所以进度反而要快许多,目前营房已经完成了五座,机场的框架也已经搭建起来了。码头扩建和陆上军事设施建设除外,另两个项目,一是造船厂,而是储油区。这两个项目的工程难度不亚于前两者,不过因为学兵军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所以进行得反而顺利,应该能够抢在前两个项目之前完成。

东南亚战事越紧,陈师昌等第七军团的高级军官们就感到肩上的担子越重。小鬼子丧心病狂,居然敢奔袭六千公里突袭美太平洋舰队,一旦马六甲海峡被打通,那么难保他们不会进入阿拉伯海奔袭卡拉奇。虽说欧阳云打造航母舰队的初衷就是为了对付鬼子的联合舰队,中日之间在海上终有一战,但绝对不是现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