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1节(3 / 5)

加入书签

了,他才发现,里面竟然还有一个中将,那可是和他一样的师长级别的军官啊,可是,此人看起来怎么如此面生呢?

这支部队,已经有一个团开拔过去,这一个团官兵的素质,张枚新不好当面评价,心中却以及那个嘀咕上了:是一二一师吧?不然,这士兵素质怎么看上去如此参次不齐呢?装备也有问题,怎么还有老套筒这种东西?那挺马克沁也有问题,炮管都上锈了,能打响吗?

不仅是张枚新,学十师稍有点眼力的,都看出了这支部队的问题。而这一切疑问,等那个中将师长自报家门以后,就迎刃而解了。

那个师长竟然是认识张枚新的,老远的下车,走过来,距离张枚新还有四五米的时候就敬上了军礼:“学兵军混编二军副军长兼新一师师长郭玉林见过张师长。”

张枚新赶紧回礼,然后就惊讶了:混编二军新一师,这是什么编制?新成立的?大本营派过来的援军?不对,是援军的话,得经过我们这里的啊?难道是从镇江打过去的?可是镇江一带有一个师团的鬼子呢。有点反常啊,可是口令什么的并没有问题,而且作为一个副军长,他怎么对郭玉林这个名字一点印象都没有呢?张枚新正在百思不得其解,郭玉林上前来,将李汉魂亲自手书的一封信递交到他的手中。

看完这封信,张枚新总算明白了前前后后、林林总总的一切,他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阴沉起来。

这支部队竟然是由南京卫戍司令部下属的辎重和后勤人员组成的,而他们此来芜湖竟然是为了替换他们。而这个混编二军的副军长兼新一师的师长郭玉林,其原来只是李汉魂手下的一个少校参谋,这一次被委以重任,手上能战的兵力其实只有李汉魂从学五师中调拨给他的一个团而已。

李汉魂在信上作重写到,让他一接到信立刻完成交接事宜,然后率部朝和县进发,其间,一定要有力利用混编第二军上行的机会,隐藏部队行踪。

芜湖作为长江南岸可以直通闽粤的据点,对于学兵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有淮南铁路的存在,因为有供运载列车车厢渡江用的大型渡船,部队的渡江非常方便,而如果当初不是为了执行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卫戍浦口转而卫戍南京,以掩护主力部队撤退,欧阳云甚至可以选择直接从镇江西下直达芜湖。

正是因为清楚芜湖对于学兵军的重要性,张枚新率领学十师占领芜湖以后,身体力行,在芜湖原有工防的基础上,只花了短短一个星期,便又增加了三个雷场、四座堡垒、七道战壕,另外,还挖掘了一个规模不小的防空洞。

自从江阴要塞一战以后,学十师都没有逮到什么大仗打,虽然相应的战损也很小,但是对于想要建功立业的军人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耳听着其它几个师在南京和小鬼子打得热火朝天的,于是,从师长张枚新到普通一兵,心中都憋了一口气,想要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一展神威。可是,刀磨好了,敌人也来了,却来了这么一份命令。这就难怪他会心情不佳了。

郭玉林将张枚新的神情转换看在眼里,心中苦笑——这一幕,却是他在路上就料想到的。

李汉魂的信上并没有提到其它内容,因为他当初写这封信的时候,还没从欧阳云处得到确切的回音呢。之所以预先布置,只是因为不管欧阳云同不同意,这部分人都是要过去芜湖的,早过去几天迟过去几天并无太大的区别。

张枚新转移视线,一一扫过面前不断开过去的部队,良久,对郭玉林说:“郭军长,既然如此,我们就早点完成交接吧。参谋长,把阵防图给郭军长吧。”

学十师的参谋长刘德刚走上前来,打开身上的公文包,掏出一份图纸递给郭玉林,说道:“郭军长,芜湖关系重大,还请一定要守住。日军第16师团距离这里不过三十余公里,最迟今天晚上就会赶到,你们赶快进入阵地吧。”

“是。张师长、刘参谋长,诸位,那我就先行告辞了。请放心,郭玉林但有一口气在,就不会让小鬼子的图谋得逞。”

几个人互敬军礼,然后分成两个方向朝芜湖城进发。

张枚新他们要赶快回城集合部队,郭玉林则是要立刻去南郊熟悉战场。

学十师撤离芜湖,朝和县进发的命令传来,大部分官兵都相当的不解。目前,敌我双方态势都已经明朗,和县方向,虽然也有一支日军威胁,但是却有长江天险阻隔着,不一定就打得起来。而芜湖这里,第16师团可是近在咫尺了,一场恶仗肯定是在所难免的。学十师的官兵本来是做好了准备要大干一场的,现在却被命令放弃自己辛苦经营的阵地,渡江转进和县,也就难怪他们有想法了。

有想法归有想法,学十师的效率还是很高的,混编二军新一师才刚刚渡过江,他们已经集合到了芜湖渡口,等待渡江了。在渡口,看见江对面还有源源不断的部队看过来,张枚新紧绷着的脸皮才松弛下来。

李汉魂在电报和信上,并没有提到明确的作战任务,但是以张枚新的能力,多少能够猜到一些背后的东西。以后勤部队替换下主力部队,而且是暗地里操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