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制衡(2 / 2)
“嗯,去吧,一定要仔细,不要遗留什么后患。”朱栩放下茶杯道。
“是。”孙承宗心里有顾忌,起身抬手,告辞出去。
朱栩又倒了杯茶,放着手里转着,目光看着孙承宗离开的背影。
这些人,深受儒家‘中庸’思想所限,事事都求一个‘全’,没有什么锐气,眼前的事情还可以,要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是百年的规划,他们不但不能成为良辅,甚至还会成为拖累,阻碍。
‘看来,还得另辟蹊径。’朱栩抿了口茶,心里自语。
“皇上,”曹化淳从外面急匆匆进来,拿着一张纸条,道:“皇上,四川,贵州交界一带大地震,初步估计,至少七个府,数十万人受影响……”
朱栩对这些都快麻木了,接过纸条看了眼,旋即点头道:“交给内阁处理吧。”这是锦衣卫的飞鸽传书,两省的具体奏报可能要慢好几天。
曹化淳点头,又迟疑着道“皇上,近来朝野有些不太正常的流言在传播。”
朱栩站起来,走向他的案桌,神色如常的道:“又是什么流言?”
曹化淳跟上前几步,道“都是老生常谈,说灾情是上天对皇上的警示,言称皇上无德,并且对先帝传位多加揣测,还出现了童谣。”
朱栩‘唔’了声,不算什么新鲜事,京城关于他那些乱七八糟的流言蜚语多了去了,虱子多了不痒,摆了摆手,道:“让督政院控制一下吧,这种事情也杜绝不了。”
曹化淳看着朱栩,迟疑着又道:“有人上奏,请皇上下‘罪己诏’,平复民怨,奏本被内阁压住,没有到司礼监。”
朱栩眉头一挑,抬头看向曹化淳。
历史上崇祯几度下罪己诏,显然不会是他自己愿意的,这是老套路用在他身上了?
‘罪己诏’不是随便用的,历史上最出名的两人分别是汉武帝,崇祯。汉武帝是为了缓和战事过重带来的国家不稳,确实也起到了作用,所以后世帝王经常效仿。但崇祯的‘罪己诏’有着极其‘悲凉’的色彩,那是亡国之‘诏’,最后一道还是他煤山吊死前写下的。
在这个时候,朱栩要是下‘罪己诏’,那无疑自掘坟墓,承认了之前所有事情都是‘错’的,那‘反正’的声音将会盈天!
有心险恶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