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5节(1 / 4)

加入书签

李显果断同意了,然后两边定下盟约,签写盟书,说起来,其实之前李显已经写好了盟书了,但是他万万没想到六诏居然会同意帮忙,所以这份盟书要重新起草,李显十分无耻的说道:“盟书尚未准备完全,只因不知诸位心意如何,如今现场起草,还请诸位共同一观。”

简单来说就是我不知道你们想要什么啊,所以没有先写盟书,要等你们定下来之后眼看着我们写啊,我们这边对你们已经十分优待了啊。

六王也算是满意,主要是跟武曌对比起来,这位看上去宽厚多了,六王也不傻,他们之所以这么容易同意就是因为之前武曌的政策太严苛了。李显知道武曌其实是想要稳定大唐边疆,所以才会这么做,但问题是太急切了,这不……人家反了,然后就落到李显的碗里了。

李显开开心心的将盟书收起来派人安排着送走六王,然后就收到了李旦的来信,信上的字迹一看就知道是李旦亲笔所写,就是潦草了一点。

李旦在心里写了对于李显参加到谋反大业之中的高兴,并且承诺以后都以他七哥马首是瞻,并且还解释了一下没发檄书的原因:那个当时太匆忙了,忘记啦,不过七兄既然已经写了并且发了就等同于我们发了,么么哒。

这个逗比青年!李显忽然觉得自己这个弟弟实在是太不靠谱了,最主要的是他的手下似乎也很不靠谱?主人自己忘了发檄书你们居然也忘了?坑爹呢?

李显哭笑不得的给李旦写了一封回信,然后让他尽快来长安,他们兄弟俩好合计一下接下来怎么办,并且告诉他已经派娄师德往东北方向去了,他可以让部队先和娄师德汇合,然后听从娄师德指挥——别的不说,娄师德打仗的本事估计是李旦那边的人所比不了的。

李旦在收到李显的信之后着实松了口气,他天生就不是个将才,一时冲动之后颇有一种骑虎难下的感觉,还好现在来了靠谱的将领,娄师德的为人李旦是信得过的,那就……这样吧,他跟大家说了一下,以后就让大家跟着娄师德打天下,至于他自己,就要打着包袱去找他七哥啦!

只是李旦万万没想到,他到了长安之后不仅仅见到了他七哥,还见到了他六哥!李贤被李显给放出来了!

李旦心中的警铃立刻拉响了,只是再仔细看了一眼比李显大不了多少却非常显老的李贤,他有放心了——这位的心气已经被磨没了,从表面上就能看出来,果然七哥不会冲动行事。

李显放李贤出来也是悄悄的,给他另外找了一个身份,否则他是不可能被放出来的,毕竟是先帝幽禁在别业的,巫蛊之罪就算大赦也不可能把他放出来,只是如今李显手下缺人,李贤的本事他是信得过的,想来想去只能给李贤办了个假身份,弄成李氏宗室改了名字放了出来。

给他平反是不可能了,也没证据,只能这样。李旦听了之后更加放心了,李贤没有一争之力了,否则还没打下天下就要先争帝位了。

三兄弟齐聚一堂,刚寒暄完李显还没来得及让李贤见见他的儿子李重义,就看到守城小将一路冲过来报告道:“殿下,前线消息张仁愿领兵悄然而来,如今距离长安已经不足五十里!”

李贤&李旦:啥?

李显:呵呵哒,真当我是软柿子啊?

作者有话要说:

李贤被关的太冤了,可惜不好光明正大的放出来

178

洛阳方面武曌在得知李旦反了的时候也是有些愕然的,因为真的是太突兀了,她一直防备着李显,防备着李氏宗室的,但是却没有怎么防备这个小儿子,在武曌眼里她所有儿子里面最没有威胁力的大概就是李旦了。

真是万万没想到啊,她认为有威胁力的指哪儿打哪儿,她认为没有威胁力的直接反了。

洛阳城之中朝中诸公还在纳闷,这又是怎么了呢?毫无征兆啊,要说摄政王反了他们都不会觉得奇怪,豫王谋反……理由呢?难道他要争皇位?可是摄政王还在,他没有资格啊。

而且这谋反感觉就跟假的一样,豫王虽然反了却并没有攻下太多的城池,难道不应该趁着朝廷没反应过来一鼓作气吗?怎么总觉得哪里不对?

等到下面上书发现长安异动,然后摄政王发来檄书,大家才恍然大悟:这尼玛才是谋反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豫王当初连檄书都没发,怪不得大家总觉得有哪里不太对,而且他们也觉得大概是摄政王想反派了豫王当前锋?结合一下当时李显当时是在岭南,且打了胜仗,只怕不日就要回到洛阳,而最近神皇也做了多番布置想来被对方察觉了。

大家越想越是这么回事儿,谈论的也就多了起来,而武曌在看到檄书的时候出乎意料的平静,武玄辉坐在她身边如坐针毡,一时之间也十分矛盾,在武曌身边这段日子她对这位女皇还是有些佩服的,许多人看到了她掌权之后杀了许多大臣,却没有看到她不问出身知人善用,别的不说就改革科举这件事情足以让武曌名留史册!

武曌看完檄书之后还笑了笑说了句:“他倒是还有几分良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