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1 / 4)
李显看着晴枫聘婷而去,转头看李贤还在那里皱眉,忍不住问道:“郑玘不合适?”
“也不是不合适,就是……他今年,唔,比太子殿下还要小上一岁吧?这就来当你的王傅?总觉得不太对啊。”他一边说着一边转头看向李显,这事儿阿爹阿娘都同意了,七郎显然已经没有反对的余地了,就算反对也没用,他担心这个弟弟会不高兴。
不过李显,李显这个时候正掰着手指头算郑玘的年龄呢,比太子还小一岁的话,那今年才16岁?总章元年的进士,也就是说……他中进士的时候才15?我勒个去,神童啊!
正在李显惊讶于郑玘的年龄的时候,郑家正处在一片兵荒马乱之中。
郑玘是荥阳郑氏一族的旁支子弟,荥阳郑氏是世家大族,但是他家所处的这个分支却并不显赫,至少还没出过四品以上的官员,大部分都是六七品这个样子,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他从小就显示出了过人的天赋,读书武艺样样不错,别的不说十五岁的进士在今上登基之后这还是头一份儿,虽然说中了进士也不一定会立刻补官还要去吏部进行考试,但是郑玘的前途却还是比那些寒门子弟要好一些,哪怕是外放也能谋个有点实权的官儿。
结果呢。这小子居然不声不响的就上表了,还要去做个傻王爷的王傅!这……这不是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吗?
郑玘的父母兄长都在念叨他,不过郑玘从小就不是个会任人摆布的孩子,他只是一甩袖子说了句:“我自有安排。”就回自己的房间了。
回去之后,郑玘坐在椅子上看着窗外沉思:事情有点不对,无论是周王落水还是变成傻子,上一世的时候并没有发生过这些事情,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爱肉提醒,青雀是李泰的小名来着,所以侍女姐姐的名字改一下~
6
郑玘伸手拿过书桌上一本书,上面写着论语两个大字,只不过这本书翻开内容却跟论语没有任何关系,如果李显看到这里的内容估计会吓尿——上面写着从仪凤三年到景龙四年这之间发生的大事。
是的,仪凤三年,而在这之前的事情都记在了郑玘自己的脑子里,只是现在……他忽然对自己的记忆力不太确信了,周王险些溺亡这件事情他从来没有任何印象——这并不是一件小事儿,就算周王再怎么不起眼,他到底也是皇子。
郑玘思考良久最后放下了手中的书,他现在怀疑周王是不是也出了什么问题,正因为这样他才主动上表请求去做王傅,正如他所料,因为没有人愿意去当一个傻王爷的王傅,现在就连他的父母也不赞同他的想法。
只不过郑玘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十六岁少年,他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想起多年以后可能发生的宫廷血案,以及逐渐衰弱的国力,郑玘已经可以预见到大唐盛世即将成为一场海市蜃楼,有过辉煌却会逐渐走向没落。
如果可以,周王李显最好还是不要让他登上皇位,从郑玘来看,李显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
就在郑玘怀疑的时候,李显已经把即将成为他的王傅的人的资料八卦个差不多了,咳咳,当然八卦来源则是他身边的宫女狸奴和宦官承保,这两个人一开始到李显这里的时候真的是不敢多说一句话,生怕哪里不妥就被换下去。
李显身边已经换了两拨宫人了,换下去的那些人下场想想都让人觉的发冷。
好在李显也没什么架子,慢慢的这两个人也会回答他的问题。
李显知道了郑玘的辉煌履历之后瞬间就沉默了,在狸奴的嘴里郑玘简直就是完美的代名词,文武双全,通晓音律,出身世家,长相俊秀,唯一美中不足的大概就是……太瘦了。
李显想了想大家对太子的评价也是太瘦了,而在他眼里太子的身材则是十分标准的,那么由此可见,郑玘应该是比较符合他的审美观的。
最主要的是,这么优秀完美的人,今年刚刚十六……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之前李贤还觉得郑玘年纪太小,当王傅不适合,但是依照他现在的状况,说不定郑玘才是最合适的。
至少年轻人总有点共同语言不是?而且对方年纪小给他的心理压力应该就小很多,如果真的给他换个老学究来,他还要担心会不会因为自己太蠢把人家气出个好歹!
哪怕还没见到,李显对于这个王傅还是很满意的,接下来他需要等的就是出宫开府的日子了,本来按照唐初律令,皇子成年之后是要出阁的,这个出阁指的是皇子去往封地,只不过李显情况特殊,帝后二人商量了一下……好吧,是武后不放心儿子,所以特地不令出阁,李显的周王府就盖在了皇城边上的崇仁坊之中。
即将搬家的李显是十分兴奋的,大明宫的确是十分壮美不错,但是在这个宫廷里生活他总觉的有点压抑,大概是对武后的畏惧吧,生怕什么时候惹怒了这位未来的女皇陛下,回头就小命不保了。
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让他去封地,别的不说武后给自己的儿子争取的待遇还是不错的,按制亲王食封八百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