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613节(3 / 3)
你们这儿肯定也没问题。能省很多麻烦。”
众人深以为然。
这也是法制建设滞后的特色,尤其可能涉及到意识形态的问题,大家都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绝对没胆踩地雷。
但如果京中都说没问题,那地方上就有胆量跟着学了,完全符合时刻围绕在中央周围的大方针。
老张恍然大悟:“那合着麦当劳亏了,它应该先去京城开店啊。”
周秋萍笑着摇头:“麦当劳不亏。首先,它70年代就在香港开店了,很成功,很受欢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存在。而放眼大陆地区,要说香港人最多的地方,肯定是深圳。麦当劳到深圳开店,待在深圳的香港人过去吃的概率很高。而对深圳人来说,香港人又是流行的风向标,他们去吃的店,大家有样学样的可能性也大。相当于老顾客免费替新店打了广告。”
老张不赞同:“深圳才多少人,常住居民60万,比京城差远了。客流量不是一个层面上的。”
周秋萍笑道:“但深圳不是一般的城市,它是旅游城市,每天都有大量的游客涌入。而麦当劳已经变成了一个必选景点。大家出门旅游愿意掏钱吃贵的饭菜的可能性反而更高。况且,肯德基在京城发展得好,也相当于替麦当劳打开了洋快餐的市场。对顾客来说,肯德基跟麦当劳差不多,再来一家新店进去吃就是咯。”
别说在90年代了,就是进入千禧年之后,不管麦当劳如何想维持傲娇的格调,不好意思,对大部分中国老百姓来说,你就是个洋快餐,跟肯德基没差别。
在场的人恍然大悟:“合着忙了半天还是麦当劳最贼啊,省心又省事。”
周秋萍笑出了声:“这也是事后诸葛亮倒推出来的。到底是歪打正着还是早有规划,那就说不清了。唯一能够下定论的是快餐那时代到来了,所以诸位加油吧,我们也占麦当劳的便宜。”
众人一想,跟着乐呵。可不是嚒,没有麦当劳的名头,深圳又有多少人吃得惯汉堡。
摸着良心说,贵,也就那个味儿,洋面包还比不上点心房的面包,更没大包子实在。
只是如果批量做汉堡的话,那还得再专门弄个车间,重新上生产线,也是个大工程。
周秋萍笑眯眯地给人画大饼:“感觉是不是再开个七八十家店都不成问题,能干的事儿可多了?”
方胜利瞬间感觉肩上一沉,压力山大。
周秋萍笑道:“其实肯德基麦当劳他们挣钱的主要手段有三个,一个是房地产运营费用,另一个加盟店上交的服务管理费,最后才是直营店的收入。”
方胜利他们好歹都恶补过餐饮业的知识,起码能分清楚什么是加盟店什么是直营店,但房地产运营是咋回事?一个饭店又不盖楼卖,它运营啥房地产?
周秋萍解释道:“比方说加盟店,一般人加盟一个品牌,是不是得有店面?店铺贵啊,好地段的尤其贵,他根本没能力买下来或者长租是不是?那他想开,要么问私人借钱要么问银行贷款。前者谁敢谁又有能力借这么一大笔钱?后者,普通人啥都没有靠什么抵押给银行贷款?这时候就得麦当劳出面了。它负责替加盟商寻找合适的店址然后买下或者长期承租土地房屋,而后再转租给加盟商,从中赚取差价。”
方胜利想喊娘了,这麦当劳做生意也太精了吧。到底是资本主义大本营出来的。
周秋萍笑道:“这是双赢,这么做,加盟者的资金困难解决了,麦当劳自己也挣了钱。而且它是房东,它就有条件更好地管理加盟商。”
朱莉第一时间想起了赵老板,做生意精的人果然是挣了你的钱你还要反过来感谢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