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435节(1 / 3)

加入书签

领导一个接着一个讲话,最后她和曹敏丽还有一位已经开了两家餐饮店的华侨都作为代表相继发言。稿子反正事先有人已经帮忙列好了要点,她只需要补充一下,积极表态就行。

待到大会结束,大家又按照议程安排参加冷餐会,不可谓不热闹。

等好不容易吃过饭,周秋萍上车第一件事就是毫无风度可言地把高跟鞋给脱了。她到现在都接受不了所谓的商务礼仪当中女性得穿高跟鞋。站一整天,脚都要废掉了。

曹敏莉和她一辆车,见状就哈哈大笑:“我认为你们之前不让女人穿高跟鞋,不是为了防止资本主义的腐蚀,而是为了保护你们自己的身体。高跟鞋的确是个很奇怪的发明。”

周秋萍跟她道歉:“不好意思啊,我一会儿就重新穿上,现在脚实在是吃不消了。”

曹敏莉无所谓,同样脱了高跟鞋,换上了一双芭蕾鞋,好让自己的脚喘喘气。

“对了,有件事我想跟你说一下。”

“什么?”

“我准备把公司搬去海城。”曹敏莉认真道,“江州太小了,辐射范围太窄,长三角的中心是海城。现在政府在搞浦东开发,今后投入的力度肯定大,政策扶持也多。去海城的话,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发展。”

周秋萍感觉有些突然,却也明白她言之有理。江州是座古城,历史悠久,但始终不是一线城市,今后几十年也如此。

海城不一样,它会迅速发展为国际化大都市,无数伴随它成长的企业在那里腾飞壮大。

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并非人力可以扭转。

曹敏莉慢条斯理地分析:“海城的基础很好,几十年前在香港,海城的东西是高级的代名词。如果不是它后来悄无声息了,客观地分析,说不定根本就不会有香港崛起的事。因为它的地缘优势更强。”

周秋萍点头,算是认可:“在大陆,海城货也一直是高档货。供销社如果进了海城的肥皂,大家都抢着买呢。”

曹敏莉话锋一转,突然间认真地建议:“秋萍,你没考虑过去海城吗?”

周秋萍愣住了,下意识道:“想过啊。”

如果按照她最初的想法,她过完1989年的春节就去深圳了,在那里发展几年,顺便让孩子读完幼儿园。待到女儿能上小学时,她就带着一家人搬去海城,让孩子在海城上学,她占重生的便宜,享受浦东开发的红利。

可世间变故太多,她没去成深圳,就一直留在江州,也走到了今天。

曹敏莉正色道:“我觉得你完全可以去海城发展,贸易公司开在海城其实更方便,而且还能有更多货源选择。其他的,比方说电脑公司,反正你们现在也没生产车间,直接去海城也ok。海城高校更多,彼此之间交流机会也多,反而有助于项目推进。”

周秋萍犯难:“海城的确好,但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员工在江州生活了这么多年,上有老下有小搬家不是小事儿,到时候老的老小的小去海城以后住在哪里,老人生病住院,孩子上学,后勤工作怎么安排?另外一个就是,养鸡场和屠宰场,这个总没办法搬走。”

曹敏莉点头:“这的确是个问题,在养鸡场不是还没有开始办吗?如果在海城周边有合适的地方,我认为也可以考虑。而且海城消费市场更大,说不定发展机会更好。”

周秋萍迟疑了一瞬,最终还是点头:“我想想吧。”

她也不知道她在怕什么,大概人都本能地依恋舒适圈的温暖,要鼓足勇气才能迈出去吧。

精神断奶

周秋萍坐在车上, 眼睛盯着车窗外,反复思考自己究竟眷恋江州什么?

这又不是自己的故乡,其实她对故乡也毫无眷念之情。那里给予她的, 痛苦远远大于温情。

那是因为这里繁华吗?嗨, 1990年的江州距离繁华两个字,委实有些遥远。虽然有江州饭店这种地标式的建筑, 但道路两旁的屋子绝大部分还是低矮。高楼大厦实在不多见。

这个国家还没开启基建狂魔的时代。一个省城, 也不过尔尔,论及繁华,既比不上海城也比不上深圳。

难道是因为她在这里挣钱特别多?嗐,说来说去,重生两年,她的确身价不菲, 但吃的基本上都是重生红利。挣钱最多的两项, 一个国库券一个股票, 其实和江州关系都不算太大。

至于贸易往来,换一个地方她未必不能做起来, 只是从头开始, 多些麻烦罢了。

这些都是表面, 应该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被她下意识忽略的原因。

待到车子开到小区门口,瞧见站岗的武警过来检查时, 她瞬间恍然:原来是这个。

是所谓的安全感。

上辈子她起诉5次,拿着验伤证明和出警记录, 依然无法离婚, 最后被活活打死。

惨淡的经历让她没有任何安全感, 她可以毫不讳言地说一句, 她甚至完全没办法相信所谓的公平正义。因为那是相对而言的,直到死,也没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