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428节(2 / 3)

加入书签

们的存在。这代理的业绩也算在他们名下呀,收取相关费用不说,到时候拿出去数据都好看。

她把李立军招呼到旁边,开门见山提要求:“现在有没有股票经纪人?我想委托人帮我买股票。”

陈自强在深圳股市遨游呢,分身乏术,他毕竟还在上学,总不好为了炒股直接连学都不上了。否则估计老陈家会集体恨死她周秋萍。

李立军嗤笑出声:“什么股票经纪人?你在开玩笑吧,内地哪儿来的这个。内地连证券交易所都没影子,上哪找经纪人去。”

他其实也有点惊讶,他本以为周秋萍会办去东欧的移民,没想到峰回路转她把主意打到了香港头上。

也是胆子大,完全不怕1997年回归后跟着被没收资产。

不过也好,总归能多几年时间看看风声。

周秋萍不由得失望,她现在真找不到人帮忙盯着股市啊。深圳可以不管,只捂住等到时候出手就行。但是海城不行,眼下还有机会吃进呢。

李立军奇怪:“你自己跑一趟不就行了,又没多远。再说财帛动人心,到时候人家拿着你的钱跑了,人海茫茫,你上哪儿找去?”

这话在理,谁都不能拿钱考验人心。

周秋萍打定主意,她还是自己跑一趟海城吧,也好好感受下海城的股市氛围。

奈何她刚回家,都没来得及跟余成说这事,电话就从布达佩斯打过来了。眼下从国外打电话到国内要远远低于后者,所以常规没啥十万火急的事都是卢振军直接打电话来。

故而接到电话时,周秋萍还笑呵呵地跟对方唠嗑:“卢总,货到了吧,质量还满意吗、”

卢振军的声音却紧绷绷的,十分严肃:“雨靴还有皮革,你赶紧再给我发一批。”

周秋萍瞬间冷汗就下来了,在心中将好不容易扒拉出来的乡镇企业卖得狗血淋头。

这帮子烂泥糊不上墙的家伙,她千叮咛万嘱咐一再强调这是第一单买卖,千万不能关键时刻掉链子。外国人才不跟你哥俩好呢,到时候能告得你蹲大牢。

结果说死了也没用,非得耍这种小聪明。

她下意识地想要道歉,没想到卢振军先骂起来:“狗日的铁路贼,苏联的王八羔子比咱们东北虎还厉害。一半以上的箱子都被撬了。”

周秋萍脱口而出:“那得跟他们打官司,不能就这样算了。”

卢振军焦急:“我晓得,但等不了,我这边得先交货。fob,从匈牙利发出去才是fob。”

他是不敢指望苏联的官方帮他找到毛贼了。都是社会主义国家,行政迟缓的毛病如出一辙,等他们给说法,黄花菜都不晓得凉几回了。况且老毛子也没外交无小事的概念,不会因为你是外商就优先给你办案。

周秋萍也有数,现在关键是补货,及时交货。她立刻和卢振军商量:“那这回只能走空运了,火车肯定赶不及。”

如此一来,运输成本势必要up up。但现在也管不了许多了,违约成本更高。

周秋萍赶紧打电话给厂商:“再收拾一批货给我,跟之前的要求一样,立刻马上。”

皮革厂没问题,当场就保证马上动,明天就能提货。他们正愁清不了库存呢。

雨靴厂却傻眼了,他们产品走供销社路线,销量比较固定,和产量处于基本持平状态。刚刚出了那么多货,现在生产绝对跟不上。

周秋萍咬牙:“那能凑出多少货就给我多少,我是真想你们有固定出口门路的。”

挂了电话,她开始思考剩下的货怎么办。找一家雨具厂不难,长三角地带这种厂不少。但关键是再发样品给外商核验,耽误时间不说,也容易生出更多的枝节。

最好的方法是找上太阳雨具厂。他家之前样品也得到了认可。而且这一回她也不怕被拿乔,因为她今非昔比,她的贸易公司是港资。国营单位无比青睐,巴不得合作好赚外汇的港资企业。

但她不愿意。

人的自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用钱堆起来的。生存面前别谈尊严。可衣食足而知荣辱,她不靠这单生意活命,她就坚决不会再回头吃烂草。

周秋萍打电话给杜仲:“太阳雨具厂的底细你晓得多少?”

之前《厂家直销》节目被突然撤掉,她为了好好做贸易,要求杜仲等人将所有的厂都捋一遍的。

杜仲满头雾水:“就是轻工业局下的厂,分成一厂和二厂……”

“等等,一厂和二厂是怎么回事?”

“嗐,一开始他们业务是分开的,一个专门做雨靴和雨衣,一个专门做雨伞。但是前两年市场看好,两边就互相抢饭碗,全都做了,两边水平差不多。之前翻脸不认人的那个是一厂,二厂前几年按照轻工业局的调整计划,搬到泽宏去了。”

泽宏就在江州边上,是个县。

周秋萍如释重负,立刻要求:“你去联系泽宏那边的工厂。嗐,早知道这个,上次我也不火急火燎的了。”

杜仲尴尬,其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