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187节(3 / 3)
来以后打电话给我。这事儿快点啊,别从开学拖到学期结束,学生都放假了,我上哪找人去?”
在高校举办原创歌手大赛,还真挺划算的。
初赛选手的食宿问题完全可以自理,而且就在学校内部进行,她这边不用承担管理风险。
等到了决赛阶段,她管饭就行。
吃饭的话,如果那时候快餐店装修好了,可以营业了,刚好可以安排学生过去吃,给他们发优惠券,顺便打一波广告。
至于决赛选手的训练,可以选在卡拉ok房。同样也是免费的广告。卡拉ok房的名字简单粗暴,名为大歌星。大歌星杯校园原创歌手大赛,寓意就很好啊。
有业内人士接手处理具体工作,那再好不过了。
周秋萍走得轻轻松松,何谓却忐忑不安了。他还怀揣着一颗走红的心呢。
这下周经理都开始找新人了,他还没红就先过气,多悲催呀。
周秋萍哭笑不得:“你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你有点出息好吗?要对自己充满信心。我还指望你挑大梁呢。”
何谓来了精神,毛遂自荐:“要不我也帮忙弄比赛的事吧。”
周秋萍想了想,认真道:“我还有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你,你先处理这事儿。”
“什么事儿?”
“你对歌坛的情况比较了解,你收集整理下资料,主要是这三年内有哪些当红的歌手出国了,他们有哪些代表作品,演唱什么风格的歌曲最受欢迎,最好能把他们的代表作也拿出来。”
80年代出国热特别流行。大概是因为这个时代的演员歌手收入比起一般人虽然算多,但远远达不到天价酬劳的地步,加上其他种种因素,反正歌坛影坛大批红人出国。除了在1985年已经拿到美国国籍,在春晚称呼你们中国人的陈冲,还有很多歌手也出国了。好像那位迪斯科女王也已经远走他乡。
周秋萍并不关心他们将来的命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她关心的是这些人走后留下的市场。一个歌手能不能红,除了取决他的业务能力之外,其实最大的关键点在于他是否符合市场需要。
观众想要听某种声音,刚好有这种声音出现,那他就恰逢其时,自然也就红了。
开创歌坛新局面的歌手毕竟是少数,甚至达到了稀罕的地步,大部分情况下,大家只是刚好满足了市场需求而已。
比方说迪斯科开始流行的时候,迪斯科女王就应运而生。再比方说一代又一代的玉女歌手以及唱跳歌手。
反正,你走了以后,只要市场需求还在,肯定就会有代餐出现。甚至后来代餐比你的巅峰时期还红。
何谓有点儿懵:“收集了这个后面有啥用?”
周秋萍无奈:“当然是根据他们的声线特点,有选择性地寻找新歌手了。没有王屠户也不能吃带毛猪,得找别的屠户。你好好挑选,你放心,我也不可能一直等他们的歌手大赛。你这边的歌先录。”
何谓大喜过望,夸张地捂着胸口强调:“周姐,我刚才都被你吓死了,我就怕到嘴的鸭子飞了。”
周秋萍哭笑不得:“你给我有点出息。对了,杂志的事情不能放松。让你写的卡拉ok房的稿子有没有准备好?这个必须得上,我还指望它打广告呢。”
何谓立刻缩脑袋,小心翼翼地保证:“我马上弄。”
周秋萍皮笑肉不笑,叹口气道:“看来我想错了,我还跟卢部长说,得赶紧给你配一部大哥大呢。大概是我想多了,实际上你不需要。”
何谓简直要跳起来,一张脸可怜巴巴:“需要,我特别需要。”
周秋萍这会儿才发现这孩子有双狗狗眼,用她重生前的话来形容就是很萌,很容易获得长辈的好感。
她都忍不住想摸摸他的头,说一声乖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