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136节(1 / 3)
周高氏听得心惊肉跳,一叠声地念佛,赶紧表态:“这事可别沾。”
五十万打了水漂不说,万一人家说你是刁民闹事,把你往大牢里一丢呢。
周秋萍也无语,只能表示:“地还是能买的,就是得小心。”
希望这官司能有个好结果吧,不然以后谁还敢相信政府公告啊。
不过从这事来看,现在深圳的土地开发已经开始进入火爆阶段。那家倒霉的公司之所以愿意掏1700多万买地,就是因为深圳已经过了“分田分地”的白捡钱阶段,土地资源紧俏,才会这么迫不及待。
周高氏叹气:“这要怎么小心,再小心都没用。我看啊,还是得买现成的房子。”
问题又兜回了头,上哪儿找盖好了的商品房呢?
陈自强又要积极做自我检讨。
周秋萍笑着招呼大家吃晚饭:“行了,这种事本来就要碰运气。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说不定吃过饭睡一觉,明天房子就送到我们面前了呢。”
这回还真让她说准了。
第二天上午,他们逛完中英街,中午去西丽湖度假村的旋转餐厅吃饭时,碰上了陈自强的老师韩教授一家人过来游玩。
双方干脆拼桌吃饭。
大家一边看着窗外的湖光山色,一边品尝特色美食,一边闲聊,眼耳口鼻都没歇下。
说到买房的话题,韩夫人突然间开口问:“你们想要什么样的房子呀?”
周秋萍笑道:“起码3室1厅,最好带院子,不能太狭小,光线条件要好。周边配套设施要有,什么商场医院学校还有菜场都得有。”
她最想住的还是成熟社区的大平层或者独栋的别墅。
当真挑剔。
没想到韩夫人居然双眼一亮,直接追问:“那你介不介意有人住过,不是新房?”
“这无所谓,反正少不了重装修。但房子不能太老。”
“不老不老。”韩夫人摇头,“我们单位的房子才盖了不到4年。”
周秋萍惊讶:“您在房地产公司工作吗?”
韩教授笑了起来:“不是,房子是他们单位的宿舍。”
买房迁户口
原来深圳特区成立以后, 设置了一堆机关企事业单位。招牌挂上去,人得从内地动员过来。
这么多人来了深圳,总不能睡在大马路上吧。单位得给他们解决住房问题, 于是买了不少楼给职工当宿舍。
一开始这事儿挺好, 到后面问题就越来越多。
80年代公家分房分的是居住权,每个月还得给单位交房租。但这房租特便宜, 一平方米1到2毛, 大部分单位都取一毛。
这就意味着,你从单位租一套实际使用面积为50平方米的住房,你只需要每个月交5块钱。
深圳的工资本来就比内地高两三倍。5块钱对大部分职工家庭来说压根不算什么。
于是夫妻双方都有单位,单位都给分房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两口子各拿一套,多吃多占。
对此, 周秋萍非常理解。这么大的便宜, 换成她也少不得会去占。这时代的低工资本来就是和高福利捆绑在一起的。况且大家都这样啊, 你手上多一套房,来个亲戚朋友都不用安排人住旅馆了, 多方便。
时间一长, 政府也觉得这事儿不行。所以去年启动房改的时候, 他们就引导职工买下自己的承租房。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将房租一下子上调为每月每平方米206元。这就意味着职工如果不买下产权的话,同样50平方米的房子, 每个月房租就得掏100来块。
这个支出实在太吓人了,足足涨了20倍。
韩教授夫妻都吃不消的了, 感觉太亏。撑了几个月之后, 他们夫妻决定购买大学分给韩教授的房子, 把韩夫人单位分的那一套退回去。不然的话, 就只能他们自己掏钱买下。
“实在是有点贵,5万块钱,让我们一下子拿出来太为难人了。”韩夫人积极推销,“这套房子当时就考虑我们双方的老人可能会过来爬高爬低不方便,特地要的1楼。你如果看过院子肯定满意,房子面积80平方米,院子足足有60多个平方。外面连着的就是花园,环境特别好。”
周秋萍已经迅速在心中算账,露出了惊讶的神色:“要5万块这么多呀。我听说现在单位给的房价是每平方米260块钱,一次性付清的话还能打85折。那总价就是17,680,5万块钱差不多是三倍了。”
韩夫人到底是文化人,一下子被人戳到了底,脸上发红。
她当然知道房子的真正要价是多少。就是周秋萍报的数字。因为她职称高,还能再减免一部分,房子到手大概16,000。
可单位要的急,他们夫妻平常生活又比较潇洒,不习惯储蓄。能掏钱买下一套房就已经捉襟见肘,还想买第2套,那可是千难万难。
但让她放弃这套房子,她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