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驸马如手足情郎如衣服 第107节(2 / 3)

加入书签

兵攻破长安镇之后,果然并不满足于一城之得,又挥师南下,意图染指汉中重地,而沿着北境边界,梁国还在不断征调兵马,来势汹汹,大有要重兵而来的架势。如今为抵御北境强敌,大周内部征调兵马、筹措粮草、选任将领,已经足够中枢重臣焦头烂额。

第二件,与废太子周瞻谋反一案相关的人证赵洋、陈立等,已经交付杨太尉审理。只是所有审理的内容,如今都是直奏皇帝,不对朝臣公开的。这也符合穆明珠之前的推测,值此强敌压境的时刻,母皇要大周内部一个“稳”字,案件可以查,却是秘查,若是查出的真相不利于稳定,便会压下去,待日后另择时机惩处。

第三件,虽然她的归来,比不得梁兵犯境重要紧迫,但也并非无人关注。她在扬州擅自动兵,屡次不奉召而归,实在犯了大忌。朝中一直有声音,要求对她进行惩治,否则无国法无家规,日后若都效仿她行事,大周立时便四分五裂。只是因为她如今重伤养病,不曾露面,而皇帝下诏不许人探视、要她安心养病,暂时压下此事的意图很明显,因而此事暂时还没有闹大。但这股声浪一直是存在的,等到她“重伤”好转,再度出现在朝堂上

,这一道难关还是要过的。萧负雪通过薛昭传话给她,告诉她这股声浪来得“持久险峻”,背后必然有势力支持,要她千万小心、不可小觑。

这背后的势力究竟来自何方,并不难猜想。

照穆明珠看来,不是穆武,便是谢钧,当不至于还有第三人。

“多谢薛医官叮嘱。”穆明珠微微一笑,其实是谢薛昭背后的萧负雪。

薛昭低头整理着医箱,耿直道:“殿下谢下官作甚?该谢您有一位好先生才是。”

穆明珠见他说破,便顺口问道:“如今多事之秋,本殿的先生自然是百事缠身喽?”

薛昭从怀中摸出一本字帖来,淡声道:“下官只是一个看病抓药的,也不懂贵人们这是要行何事。殿下既然受了重伤,下官便为您调理身体。”他把那字帖递给穆明珠,又道:“静心练字,于伤情也大有益处。殿下若闲处无聊,不妨每日临上两页。”说罢,便背起药箱转身离开。

穆明珠接了那字帖在手,翻开第一页,便知这本字帖出自萧负雪之手。

她愣了一愣,才想起前情来。

原来在她十四岁的初夏,在入佛堂为母皇抄写千遍经文之前,她曾寻到萧负雪面前。

那时候萧负雪已经辞去了给她教书的差事一年多,而外界谣传说是母皇有意赐婚给他与李思清。

她入佛堂之前,不能放心,故意寻到萧负雪处,同他撒娇求肯,要他写一遍《心经》,给她作为字帖。

“抄写千遍,多折磨呀。”她也曾有过天真烂漫的时候,明知多半是要被拒绝,但被他拒绝好像也是值得期待的,“若右相大人写一遍来,本殿当成字帖摹写,临一遍便念着大人一次,千遍也不觉烦难了。”

萧负雪的拒绝从来也是温柔的,正如他的人。

“殿下抄写佛经,心中当念着佛才是。”他沿着思政殿的白玉阶缓步而下,并没有因为躲避她而加快脚步——也许是她的错觉,甚至他也放缓了脚步,仿佛同她一样珍惜那片刻的靠近,舍不得太快分别。

她跟着他身边,仰头嬉笑道:“右相便是本殿心中佛。”

他怎么答的,穆明珠已经有些记不清了

也许他并没有回答。

她只记得那一夜的宫灯明亮,照在萧负雪如玉的侧脸上,他在那一团亮光中低头向她看来,脚下的汉白玉似是踩空了,身子一错,看起来像是向她俯身下来。

柏子清香轻轻萦绕在她身周。

她愣愣望着他骤然放大的俊颜,一时说不出话来。

可是旋即,他稳住了身形,后撤站定,复又缓步下阶去,低声叹道:“还是这么爱说胡话……”

她还没从那小小的变故中回过神来,只立在白玉阶半途,望着他的背影一路遥遥去了。

此时想来,穆明珠犹记得那时初夏夜风吹来,鼓荡起他宽广的衣袖,使人想起振翅欲飞的仙鹤。

崭新的字帖握在手中,人却已不是旧时心情。

穆明珠垂眸望着萧负雪熟悉的字迹,一面回忆着从前点滴,一面细细翻看全本,确认这的确只是一本字帖、并没有传递什么机密消息之后,摇头失笑,合拢了那字帖,收入床边匣中。

秋日的韶华宫中,各色的菊花次第开放,艳如骄阳的金菊花、清雅宜人的绿菊花、娇嫩柔美的粉菊花……

穆明珠每日坐在殿门前赏菊,也能从日光初升赏到日暮时分。

她好像一个提前过上了退休生活的年轻人,在每日赏花、赏风、赏月的日常中,给太快催熟而不堪疲累的心灵放了一个长假。

当然这长假并不是她自愿的。

至于这悠长的假期什么时候结束,也要看皇帝的意思。

不只是穆明珠自己,朝中有心人其实也在观察着皇帝对她的态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