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第118节(2 / 3)

加入书签

但除了肉联厂,哪里还需要这么多的生猪?

一两头猪,哪怕十几头,都不是问题,但在马秀芹宣传鼓励下,几乎是整个红星公社都在养猪。

社员们从前年开始大肆养猪,大挣了一笔尝到甜头,去年就甩开胳膊干,规模扩大了好几倍。不说别的地方,就金沙村,都有一千多头生猪。

所以,这么多猪,怎么卖出去?

从上到下都在想办法。

有的人就自己杀猪去卖,发现自己卖比肉联厂收购的划算,于是其他人也跟风,自己零售。

但是卖猪肉的人多起来了,就打起了价格战。

一旦有人用低价多卖了几斤货,另外的立马把自己的定价调得更低。尽管马秀芹三令五申,不能私自调价,可人心里开始着急,开始恐慌,就只能贱卖了。

尤其是夏天,因为天气热,猪肉坏得快,更着急卖出去。

肉联厂倒是还在收,但因为没了之前的政策保护,肉联厂本身就受到了冲击,开始考虑起成本呢,生猪价格一降再降。

这些年,随着科学生产 、科学养猪的观念灌输,大家已经习惯拿到猪崽就打疫苗,喂饲料。如今市面上的饲料也是五花八门,价格年年都长。

所以,这养猪的成本变高了,猪肉价格反而跌下去了,难怪吴氏说越养越亏本。

马秀芹很是懊恼,“我当初不该那么心急冲动的,结果犯了这么大一个错误。”

“都怪我都怪我,没有金刚钻非要揽这瓷器活。”

她狠狠的锤着自己的脑袋。

林若云拍了拍她的肩膀,“你别这样。市场经济本来就是这样,瞬息万变,咱们都是第一次接触,难免会走一些弯路。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咱们想办法解决就是。”

林若云从马秀芹这边取了部分养殖场的资料回家翻阅。

资料很详细,养殖场的生猪种类、时间、重量、有无饲料喂养、疫苗接种都特别清晰,这些猪都是健康的。

猪是没问题的,问题就是怎么把它们卖掉。

猪肉除了做成新鲜的肉菜,风干做腊肉,还能做什么呢?做什么呢?

林若云想啊想,终于想起一件事。

出国的时候,他们曾在扶桑短暂的停留过。那边流行一种杯面的食物,像是卷起来的面条,用热水泡上两三分钟就能吃,面条q弹劲道,面汤香浓可口,坐火车的时候最方便。

而吃杯面时,当地人最喜欢加的一种食物叫火腿肠,用肉和面粉做成的,口感特别好。

这东西能泡着吃、煮着吃、炒着吃,还能直接吃,关键是保质期长。

这东西进入国内市场,肯定会受欢迎的。

林若云记得,当时一起出国的三十多人,都吃过这个,吃得特别香,接受良好。

那红星公社干脆改生产这个火腿肠吧。

那他们能引进这条生产线吗?

林若云拿出一张纸,开始写下引入这条生产线所需要的条件和引起的反应。

写好以后,她把它交给了马秀芹,并把自己的担忧也一并告诉了对方。

马秀芹惊喜不已,彷佛落水之人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但林若云的担忧和之前盲目扩大养猪场的教训在前,她不敢冲动行事。

“若云,你再回去帮我们打听打听,问问你们同事的意见,这个能不能引进?”

引进这么一条生产线,需要二三十万,红星公社肯定拿不出来,还得去银行贷款。马秀芹立马感受到身上的压力重如泰山。

“我也去找以前的同学朋友打听,去县里问问意见。”

“嗯。”

林若云欣然答应,通过之前的事情,她发现马秀芹的性格也沉稳许多。

林若云和陈爱学初五就回去上班了,到底已经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哪有从前那么长的假期?

回到单位,林若云便查阅火腿肠生产线的相关资料,并做了一份详细的计划书,然后交给自己的领导审阅。

领导的见识自然是更加广阔些,她看过后指出了好几个犀利的问题,林若云一一记录。至于该怎么解决,那就需要看马秀芹的能力了。

她把自己的计划书给马秀芹寄出去了,过了一个月,她接到马秀芹的电话,说是县里同意引入一条灌装机生产线,她要跟着考察队去沪市参加展销会寻找合适的外国厂家。

四月中旬,马秀芹再次来电说,合同已经签好,公社正在修厂房。

六月份的时候,火腿肠生产线已经引入,正式投产。

从萌生这个想法,到洽谈合同、建厂、生产,总共半年,这个速度相当快了。

这可不是私企,私企的老板具有极大的自主性,效率自然高。但这是乡镇集体企业,需要开大大小小的会,上下请示,竟然能这么快完成,实在令人震惊。

这时候,任何一个地方的人,都对财富充满了热烈的期盼,欲望极度膨胀。正是因为这样强烈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