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第49节(1 / 3)
而当代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就曾说过,“地理环境因素不仅是历史的背景舞台,也是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力量。人在历史中的主观能动性有其能量的极限,因此往往无法超越自然环境的制约。”
这句话用来回答她眼下这道题再合适不过了。
“战国名将司马错曾说,‘得蜀则得楚,楚王则天下并矣&039;。而《史记张仪列传》里也曾有过记载,‘蜀既属秦,秦则益疆,富厚,轻诸侯&039;。这两段话如何理解?”
这是一个历史题,但林若云觉得光从历史的角度看是不够的,更需要从地理角度去解释。
秦在陕地,南下是蜀地,蜀地因有都江堰这样的水利工程存在,使其成为天府之国,是重要的人口、粮食、税收来源地,秦国收服这样的地就等于给自己备了一个小粮仓。
其次,蜀地内有多条水道可以转运物资,并且由它东进则是江汉平原,又是一大富庶之地,再沿长江顺势而下,则是有着鱼米之乡的江南。
所以,秦得蜀,可得楚,富秦而轻诸侯,最后王天下。
这也是为何刘邦能从南边起兵一统天下的原因,但同样是南边起兵的刘备就没能一统天下,因为三国时的蜀地咽喉汉中划到了陕省,刘备的地理优势不如刘邦。所以说,地理对历史影响重大。
但同样历史对地理也有重大影响。
百余年前,沪市也只是松江府辖下的一个小县城,但随着晚清衰败,鸦片战争爆发后,沪市成为通商口岸,将内河与海上航运联系在一起,逐渐取代羊城,成为去全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沪市经济繁荣后,自然能够吸收各地人才,而这些人才也反哺这座城市,使其越发壮大越发繁荣。
羊城在古代时是帝王流放犯人的岭南之地,极其贫困,但也是在百余年间靠着海运贸易逐步发展繁荣。
沪城和羊城都是属于历史改变地理的典型例子,但此刻正在做题的林若云,绝不会想到,未来还有一个因为得到历史眷顾而同样腾飞的临海小城。
考完这一场,她整个人都虚脱了。
因为每一道题都要动用脑子去思考,费细胞得很。
考完时才三点半,两人回招待所继续复习,吃过晚饭散散步,还能蹭蹭别人家的电视节目,也不能久看,就是让脑子放松放松。
回去后两人泡了脚,早早地歇下,第二天招待所老板依旧热情地敲盆叫大伙起床。
上午考数学,题目比预想的简单一些,题型大多是计算抛物线的坐标、计算角的度数、计算几何图形的阴影面积、还有等比等差数列填空。谢天谢地,她最怕的概率题没有出现,一个袋子装着红黄白三球,摸进去摸出来,再算第几次抓到xx色球的概率是多少,肯定会算死她的,还算不对,那绝对会影响她的心情,进而影响她的挥发。
下午考的是语文。这个和政治一样没有太大难度,就是要写作文,花的时间比较长。
这天结束后,大部分人的高考之旅结束了。
考得好的,走出校门时脸上笑意盈盈,自觉考得不好的,哭的呼天抢地。
陈爱学脸上也挂着淡淡的笑意,显然是不错的。
林若云明天还有一门,仍不敢放松,继续抱着英语资料复习。这晚招待所也空了不少。
次日,招待所老板没有再提供唤醒服务,但两人还是早早的醒了,下楼吃早饭再步行去考场。
参加加试的人不多,不超过一百个,所以他们这些人是重新分配了考场的。
英语卷子不太难,但比较考验细节。
第一道题目就是写词语的变化形式,给出一个动词,写出它的过去式、现在进行时,或是名词的复数形式。
第二题是让考生用英语回答英语题目,内容特别简单。比如,你是不是一个学生?你家里有多少口人?你什么时候学英语的?你家里有几个人上过初中?更像是人口普查。
第三题是词语填空,一段英语句子,留出两个词,根据汉语意思默写出合适的词汇,这个不仅要想出单词还要考虑词性、时态以及是否使用复数。比较有难度。
第四题是翻译,难度更高了,但内容上很亲切。
“我是红星公社的一个新社员,两年前离开城市到农村插队落户……为了达到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目标……更加努力工作。”
这一段话里涉及到不少专有名词,林若云想不出来,就只能用近似的词语代替,其中一个“又红又专”她实在想不到合适的,最后用了“red and professional ”。
交完卷子后,林若云心里还有点忐忑。虽然这英语成绩不影响是否录取,但影响专业分配啊。
不过她没忐忑多久,因为出去后她就吃到了一顿美美的红烧肉、一盘拔丝地瓜,美食真的能治愈心情。
吃完饭,陈爱学带着她去了电影院。
从陈爱学第一次领工资时,他就计划着带媳妇儿来看电影,但偏偏第一次的工资大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