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节(1 / 2)
仗着过目几乎不忘的本事,泰蔼鑫总算是赶在上任前,把彤朝建国以来的律法都过了一遍。
在他研究律法的时候,他的义子佰子苏回到了江州老家。
佰子苏跟着泰蔼鑫夫妻进京已有三年,正是该回去和父母团聚一下了。
当他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回到家中时,提前接到他要回家消息的父母早就望眼欲穿了。
卢氏抱着儿子泪流满面,父亲佰泽辰也在一旁偷偷擦泪。
“哥哥……”在他们身后,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忐忑不安地轻轻唤了一声。
这就是当年那个小妾生下的儿子,因为他生母的原因并不太得父母的喜爱,只有佰老夫人对他还有个笑脸。
佰子苏上次回家时就见过他,此时也应了声“弟弟,三年不见,你长高了。”
佰念善听到哥哥的话,脸上露出欢喜兴奋的神色。
卢氏看着这个庶子心中实在喜欢不起来,不过她不想破坏眼前这欢喜的气氛,只拉着佰子苏的手,细细打量起来。
“爹、娘,我明年打算先去参加八月的秋闱,如果成绩不错的话,后年就把春闱也考了。之前院试,我得了个禀生,每个月能领些米粮,我都换成银钱存起来了。你们给的钱,除了念书花了点,平日义父义母都把我吃穿住行打理的甚是周全,都没地方花去……”佰子苏把自己这三年来的经过简单说了点。
他看着父母脸上欣慰的笑容,觉得自己似乎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一股自豪又欢喜的情绪也漫上了他的心头。
过年免不了要走亲访友,在见过了佰家那个失而复得,如今已经是个秀才的大儿子后,江州不少人家都动了心思。
佰子苏今年已经满十八岁了,是家中长子且家资丰裕。人长得清俊挺拔不说,而且行事磊落、大方有礼,再加上还是个秀才,这在不少妇人眼中就是顶好的女婿人选了。
于是初三之后,家中就多了不少三姑六婆,有那泼辣的,甚至直接带着女儿就来了。
卢氏本来也有点想法,毕竟儿子要争前程不能留在眼前,要是能早点成婚,给她添个孙辈放在眼前也很好啊。
不过佰子苏回来时,带着泰蔼鑫的一封书信。信中把对佰子苏未来的考虑,详细说了一遍。
看着信上那字字句句发自肺腑的细心关爱,佰泽辰觉得自己的眼光从没这么准过,儿子这义父义母认得实在是太好了。
对于佰子苏的婚事,泰蔼鑫也有考量。他以陆九思为例,向佰家两口子说明了好的妻子对丈夫不但能在仕途上有所助益,更重要的是,能让丈夫家宅安宁,子孙受到良好教养。
这也正是大家常说的,一个好娘子,惠及三代人啊。
因此,佰泽辰与卢氏就委婉的谢绝了亲戚友人的提议,只说儿子要专心科举,婚事要等考中进士以后再做考虑。
和家人团聚的日子过的很快,转眼就出了正月十五。
卢氏如今也知道儿子在京城跟着义父母更好,而且儿子说了,等中了进士,不管得了什么官职,都会把她接到一起团聚的。想想时间似乎也没有太久,所以这次送别,她强忍着眼泪,笑着送佰子苏离开了家门。
背着沉沉的包袱,佰子苏并不觉得累。他知道,这里装的都是家人的牵绊和关怀。
从江州出发,可以直接进京,也可坐船到夏麻,再从夏麻走陆路进京,两条路花的时间都差不多。
想着许久没见夏麻那帮家伙了,佰子苏回程时就选择了坐船到夏麻去。
六天的水路,走到第五天时,出了点意外。
在前面一个道口处,突然堵了许多船只。一片吵嚷中,佰子苏只隐约听见了几个字。
船家上前去打听了一阵,说是这附近一个大族里的什么人可能被人拐了,所以就拦了过往船只正在找人呢。
佰子苏听了,微微皱眉,但他没说什么,只回到舱内,把书翻出来,抓紧看了起来。
轮到他们的船过卡时,上来了几个家仆模样的人,他们听说佰子苏有秀才功名,倒是很恭敬,不过还是坚持要上船看看。
佰子苏没有阻拦,让船家把人放了上来。
那几个家丁搜查时,佰子苏就在一旁观察,当听到他们小声嘀咕了几句话后,佰子苏的眼中闪过一道冷光。
不多时,这几个仆人搜完下船了。
船家检查了下行李后,就撑起了船篙,出了这道关卡。
他们离开时天色就已经很晚了,大约行了小半个时辰后,就找了个泊口,停下过夜了。
这天夜里,江边一处泊口在月色下,忽然冒出一个人影,那人影左右观察了一番后选中了一条客船,然后就不顾寒冷,悄然无声地潜入了水中。
佰子苏因为童年的经历,睡觉一直都很轻,当他感到船身微微一动后,立马就醒了过来。
片刻后,他从窗口处看到一个湿漉漉的人影非常缓慢地翻过了船沿。
月色下,那人从水里出来时,衣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