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节(2 / 4)

加入书签

了,触碰箭靶。这次的绿点出现在六点钟方向,绿圈上。真正的箭矢也扎在了同一个位置。

“距离90米,箭靶直径122厘米,这名男子是国家队运动员,我们让他认准正中射箭。”羽原说,“您明白了吧?左边画面里那只手是谦人君的。在运动员开弓后,他马上预测出了箭会射中的位置。当然,这也需要数据支持。在实验之前,我们先请运动员试射了好几次。谦人君通过观察,把箭矢的弹道倾向、风力影响等等输入大脑。”

青江又盯着画面看了半天,叹息道:“虽然无法相信,却又不能不信啊。”

“就算是奇迹,也不见得有这么惊人吧?”羽原操作着平板,画面消失了。

“为什么会这样?果然是手术的影响吗?”

“只能这么认为了。不过在此之前,请容许我先谈谈别的话题。这件事和我的研究室曾经致力过的专家头脑(expert bra)项目有关。”

“专家……听上去很难的样子。”

“您应该很容易就能理解。我当时正在进行一项研究,从分子、细胞层面解析大脑的高次机能,成功解明了脑神经活动和记忆、学习之间的关系。接下来,我将关注点放在工艺品和材料加工领域,研究那些在手工作业方面呈现出惊人技艺的著名工匠的大脑。在好几名巧匠的协助下,我发现了令人惊异的事实。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他们拥有好几个大脑。”

青江身子向后一仰:“怎么可能……”

“当然,这是个比喻。”羽原点着头道,“在解剖学上,普通人的大脑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可是,一旦进入作业领域,区分就非常明显了。无论进行多么复杂的作业,他们的大脑都只使用了一部分。当砍削、弯曲、组装部件的时候,普通人必须扩大大脑的使用范围才能完成。如果工序更复杂,就得几乎把整个大脑全都用上,就算有人跟自己说话也充耳不闻。听其实还是能听到的,最重要的是信息处理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在这一方面,巧匠们的情报处理能力就显得游刃有余,一边工作,一边还能观察、思考、修正。而他们自己,是完全意识不到的。许多信息的处理都是下意识进行。这就是职人的‘感觉’所在。”

青江嗯了一声。他知道专业匠人们有多厉害,但是一经科学说明,却有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感染力。

“这是靠训练达到的吗?”

“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不过我认为,遗传基因也是要素之一。反复训练能让大脑创造出效率更高的神经回路,但其速度和成果却因人而异。”

这一点,青江也能够理解。就和体育天赋类似吧。就算付出同样的努力,也不见得能获得同样的回报。

“现在让我们继续谈谦人君。”羽原说,“在他身上,新神经回路的形成速度特别快。当大脑需要处理某种信息的时候,一开始会花点时间,但反复几次之后,处理速度就会飞速上升。通过研究,我发现,这种处理所使用的大脑范围被局限在最小限度以内。就和工匠们一样,他的大脑是有余裕的。所以,余下的部分,就可以用来处理完全不同的信息。他从植物人状态中奇迹般复活,原因就在于此。那么,这种信息处理能力能提高到什么程度呢?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所以,谦人君就寄住在了数理学研究所。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研究,诸如什么是智能,等等。谦人君连日接受各种各样的测试,当然,这都是他自愿的。终于,我们逐渐明白了在他大脑里发生的事情。简单地说,就是他能够几乎完美地预测未来的情况。他可以即时解析通过五感获得的信息,预测下一个瞬间会发生什么。反复多次之后,就能预测骰子的点数、箭矢的轨迹等等。”

听着羽原的讲述,青江想起了几个画面。他自己也目睹过类似的现象。不仅仅是白烟,还有保龄球、抓娃娃机……不,他摇摇头,在更早之前就见过了,在赤熊温泉旅馆的大厅里,预测到了打翻在桌子上的液体的扩散范围。只不过,预测这些的并不是甘粕谦人,是另一个人。

“羽原圆华君也……”

“这件事,待会再说吧。”羽原制止似的伸出一只手,“您刚才问我,为什么不对外宣布?首先,请让我回答这个问题。原因之一,是数理学研究所并不属于开明大学,它是一个国家研究机构。谦人君的事,我当然已经告知了厚劳省和文科省,还有警察厅。”

“警察厅?”

“现在的信息学和犯罪调查息息相关啊。”羽原说,“省厅指示,是否公布谦人君的事情,要等研究获得进展,技术确立之后再商议,在此之前,这都是绝密。”

“绝密……”

“您想想就可以理解了。毕竟,这种技术或许会产生一类天才。如果公布不当,到处都进行起人体试验来,那就麻烦了。不过,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国家想独占这种划时代的研究吧。”

“研究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羽原耸耸肩,轻轻一抬手。

“这正是我要说的。谦人君刚来的时候,我们还不能确定,他的能力是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