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 第187节(1 / 3)

加入书签

游牧骑兵机动性太大,在平坦的草原上要想全部剿灭很难,这些数量巨大的正规军若长期在草原上作乱,刚被他统一的北戎草原很容易再生变故,即使不再起叛乱,也会因为哈丹部众的时常侵袭而严重影响民生发展。

因此,若非万不得已,他绝不会允许哈丹部众全须全尾地退回草原。

他其实愿意相信,正常情况下,刘渊不至于放走与中原百姓有着血海深仇的戎族大军。

但他不得不防嘉佑帝使阴招,让刘渊就范。

比如,以刘渊的家人相威胁。

比如拿民族大义进行绑架——当初在京城与戎族和谈,嘉佑帝就是以不忍士兵与百姓牺牲太多为理由的。如今这个借口一样可以用。

某种意义上,若北戎大军真的老老实实撤退,对中原百姓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哪怕以上两者都不能奏效,嘉佑帝也可以直接让刘渊撤出天沙城,换成更听话的将领。

所以,要将北戎大军狙击在中原大地之内,鼎德守军无论如何都得违抗皇命。

如此一来,刘渊在京中的家人就很危险了。

刘渊作为封疆大吏,其在京中的家人,是一定会被严密看守,很难像林德康当初一样轻易离京的。

找林德康和岑樘来,正是为此商量对策。

待两人前来,李洵便开门见山向他们道出了事情的缘由,然后问道:

“京城那边已经打探到确切消息,刘渊的家人,接下来几个月都会由陈太师长子陈翎所率的监门卫看守。陈翎掌管右监门卫,正好把控着京城各大城门的出城权,你们可有办法令他就范?”

看守封疆大吏的家人这种事,是时常在换负责人的,为的便是防止被收买。

嘉佑帝能在此时让陈翎去看管刘渊的家人,还让他做右监门卫将军,可见对陈家的信任。

这也意味着,李洵只需要买通陈翎一个人,便可以将刘渊的家里人全都救出京城。

李洵先前和帝党的陈翎没什么接触,除了从投奔的禁军那里得知此人好男色以外,便不太了解此人的其他弱点了。

如今他治下的官员,也就林德康和岑樘可能会知道得多一些。

若他们这里找不到办法,他大概就得准备重新改换策略了。

林德康先开口道:

“陈翎此人好娈童,且贪财,只是……放走刘渊的家人,这等关系重大之事,要用区区男色和钱财收买恐怕很难。”

这也正是李洵所为难之处。

岑樘却紧随其后道:

“郡王,臣倒是掌握了些关于陈家的把柄,不知是否能用上。”

李洵心中一喜。岑樘这个前御史,不愧是专爱抓京中权贵小辫子出了名的,果然从他这里能得到线索。

“且说来听听。”

岑樘道:

“京城北门城墙用空心砖,导致大启不得不与戎族联军签订城下之盟一事,想必郡王和总长都有所听闻。”

李洵微微点头:

“莫非陈家与此事有关?”

据京中传回来的消息,嘉佑帝在战后的确对此事进行了处置,但被处置的是一个当初还算显赫,如今却已经被嘉佑帝夺了权的没落家族,直接夷了三族平民愤。

岑樘道:

“正是。臣当初调查过,陈翎当年对潘家的这门生意是参了股的。年初东窗事发后,陈家虽有心消灭证据,却还是被臣拿到一些当初潘家的账本,以及陈翎与之往来的手书,可以指证陈翎也曾参与此事。”

不过那时候他已经对朝廷和嘉佑帝失望透顶,没再站出来弹劾陈翎而已。

嘉佑帝连捐款这种事都不愿意得罪权贵,更何况把他的心腹陈太师一家的势力,牵扯进这种足以被民愤撕碎的大案中来。

林德康顿时想到了这件事可以起到的作用,忍不住立刻追问道:

“那账簿和手书在何处?”

岑樘说在家中。

当初大概是怀着终有一日要将那些罪孽深重之徒绳之以法的想法,那些他拿到却没用上的罪证,都带到了肃城。

李洵心情大好:

“好极了!若这次能平安救出刘渊的家人,给你记一功!”

岑樘推辞道:

“这只是臣的应尽之义,不需要郡王奖赏。刘渊大将军戍卫边关保护百姓,臣也同样敬佩。这些证据若能为救出他的家人略尽绵力,便不负臣当初去收集。”

李洵也不与他争辩,取了证据后,立刻让人将其中的手书与账簿都抄写了一份,将其中的一份手书真迹与部分账本手抄本封装在匣子里。

又让七公主取了五十万两全国通用银票,装在了另一个有上了锁并且用了封泥的匣子里。

除此之外,又写了两封信,一个匣子里装了一封,然后派人通过军用驿站,快马加鞭送到鼎德城去。

三日后,鼎德军营。

数万士兵正在整齐地进行阵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