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县 第339节(1 / 2)
他这礼官还真没白当呀。
林婉芸已经在挨个招待,既然风头都这么盛了,不在乎再大些。
等到晚上,韩潇也来到伯爵府里。
现在伯爵府的主人只有纪炀跟林婉芸,这里里里外外早已换成自己人,韩潇秘密前来,也不会有人发觉。
韩潇这次过来,自然是提文章的事。
也到时候了。
那些人不是说他没科举过,所以没资格做官。
如今就看看,他到底没有资格。
两日后,即将早朝的前一天晚上,韩潇主动进宫拜见皇上,更带去厚厚一沓文章。
通过笔墨痕迹,可以看出跨时至少七年之久。
再对比内容,从稚嫩到娴熟,完全可以从中看到成长痕迹。
而每一份文章的落款,都是纪炀两个字。
他的笔迹极为特殊,没人会认错他的字迹。
韩潇做完这些,手头更整理出另外一份,等到明日早朝,便可带过去了。
十月十五,太子大婚后第一次早朝,这次显然极为正式,在皇上侧边设立了单独的位置。
太子便要坐在旁边听政。
正式进入执政模式。
十五岁的太子穿着几乎跟皇上一致的衣服,只是朝冠上的珠子少了些,龙袍上的龙爪纹路没那么细致,其他几乎一模一样。
这是皇上亲自吩咐的,即使跟礼制不符,旁人也说不得。
皇上的手腕他们要是还不懂,那就是傻子。
现在还有人觉得,当初宗室的血腥味还在汴京内外。
所以没人挑衅皇权,只会去找另一些人的麻烦。
纪炀。
纪炀感觉自己还没睡醒,因为国子监主簿出来弹劾的,并非自己。
而一个户部官员,这个户部官员勾结吏部,让今科进士无法授职,等仔细查探才知道,他们竟然把官职卖了出去,收到银钱之后放到自己腰包。
这种卖官鬻爵之事,实在不能容忍。
“皇上,国子监有一学生,今年高中进士,原本在翰林院等待授官,但从四月到现在十月中旬一直没有合适位置。”
“要知道他是二甲进士,不管外放官职还是六部之中,总会有他的去处。”
“这学生苦闷,所以找国子监老师诉苦,等消息传到臣这,臣为着学生多方查探,这才知道内里原来有着天大的密事。”
“原来并非没有空位给到今科进士,只因为户部一个官员勾结吏部,将官职卖出去!以此谋利!”
“借孔方之力做官!这是何等风俗颓败之事!”
“以捐班之名,行卖官之实!”
孔方就是银子的意思。
就是说这些人借着捐官,来卖官。
这里也要说,捐官不就是买官吗。
自然不是。
捐官跟实际的买官还是有一定差距。
捐官,本意是在朝廷动荡没钱的时候,让大户出银钱买名声的事。
从秦代就已经有了。
但大多时候都是虚职,根本做不了什么实际的差事,
特别是战争,或者饥荒灾乱的时候,朝廷用好名头还换钱粮。
可但凡条例,总有空子可钻。
捐官之后,不代表自己就有实际职位,只是有个虚职而已。
可是如果买了虚职之后,还可以再出些钱,当候补官员。
当了候补官员之后,再给些银子,便能给实职。
如果说捐官还算有名目,后面便是游走在灰色当中,全看当朝管不管。
如今国子监主簿揭发的,便是户部官员于广平通过捐官运作,除了给到户部的钱之外,又跟买官之人收受贿赂。
通过跟吏部官员勾结,从而让目不识丁的人当上真正官员,排挤科举出来的人才。
这肯定是朝廷不允许的。
此处也要说一下,官员任职升迁,不是吏部的事吗,怎么跟户部扯上关系。
这还要从捐官的规则说起。
上面说过这些捐官的钱,都会给到户部用来赈灾。
户部收的钱,户部自然要递名单给吏部。
这也是正统科举官员跟捐官的区别之一。
前者直接吏部选拔,后者户部收钱给名册。
前者吏部选拔都能有空子来钻。
后者户部给钱买官,更是可以运作。
国子监主簿揭发的户部官员于广平就是利用捐班给虚职,从而过渡到候补官员,再过渡到正式官员。
中间看着是给了三次钱,但其实收贿赂的地方不止一处。
但当年原身买官的时候,走的绝对不是这个路子。
即使内里不是原身运作,但纪炀也明白,他这个官根本不用大费周章。
他是武侯的孙儿,又有庶弟舅舅在户部任职,这位舅舅花钱送他出去外放都行,还用贿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