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小知县 第142节(1 / 2)

加入书签

即使刘家的家主,也对他十分客气。

纪炀来这不到一天时间,把他直接排到太新县衙门的第四位?

同是县丞,比玉县丞地位还低?

连裴县令这个傀儡都在他之上?

再多的纪炀也不想多问,先不说他对太新县情况本就有数,在汴京那么多资料不是白看的。

不仅他知道,玉县丞凌县尉都知道。

而且现在问不出什么,得来的东西要有一分是真,那都是他赚了。

假数据也有假数据的好。

再假的东西,也要有个依据,能透着东西看几分出来。

裴县令跟鲍主簿也看了看纪炀。

两人感觉又有不同。

鲍主簿表情不多,依旧沉默。

而裴县令则有些不敢相信。

他跟纪知县一起看?

难道纪炀不是专权独断?对他这个抢权的人竟然如此大度?

只能说,太新县的旧人们,现在满肚子疑惑,很多问题都找不到答案。

所以只能盯着纪炀,想看看他到底什么想法。

这事过后,鲍主簿很快让人传信回鲍地,让家主决断。

裴县令犹豫再三,做了同样的事。

只有刘县丞还带了些自负,想再试探试探。

等无关紧要的杂事处理完,纪炀笑着对裴县令道:“裴大人,你对此地熟悉,能不能带纪某走一走,也好先了解裴地?”

今日是昌盛三十五年十月的最后一天。

也是纪炀来这里的第一天。

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剑拔弩张,只有纪炀和和气气的处理好事情,然后邀请同官服,同品级的当地县令在此地转一转。

当初县令,知县,这两个职位为何并存?

就是因为当朝的朝廷派自己的知县,来取代前朝的县令。

前朝县令深知此事,更知道自己属于“前朝旧人”,只要好好交接,朝廷非但不会为难,反而会给予嘉奖。

以后虽不能做官,但能做个富贵闲翁。

这对前朝的县令来说,其实是个很好的选择。

在朝代更迭中,能保全性命家人财产,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太新县情况不大相同。

这里并非朝代更迭,只是权利转移。

所以裴县令显得不尴不尬。

他本以为纪知县会用更激烈的手段应对,甚至裴家也做好打算。

没想到纪知县竟然真把他当七品官一样,政务一起处理,还要一起巡查?

他在太新县当县令一个月,从未做过这样的事啊,都是刘县丞包办,再不行还有鲍主簿。

作为裴家唯一一个念过书的,裴县令知道那两个的意思。

但他们裴家向来玩不明白这些弯弯绕绕,所以干脆不管,但能掺和,能学到怎么管政务,难道他不想做?

肯定想啊。

纪炀的态度让裴家暂时放下暗中的刀枪,连昨天帮了监工也没说话,甚至大骂监工对知县不敬。

纪炀跟裴县令从外面回来,就听到韩家探听到的消息。

果然,三家凑一起,怎么会同心协力。

如果真是一个个对付,确实会很费功夫,现在看来也还好。

这次出去跟裴县令出去,纪炀对太新县情况了解更多,以前是看资料,现在实地观察,自然有很大不同。

但有一点是一致的。

太新县这三个地方,裴地,刘地,鲍地,基本上没有普通农户。

就是像扶江县那样,单独一家一户的,特别少。

大多百姓都没有土地,只能在这三家下面当佃户。

这种佃户在扶江县隔壁的常华县也有,但那边的佃户权益至少还有保证。

那地方的魏大人虽然一心升官,可有潞州城官员强压监管,当地乡绅也做不出太过分的事。

而太新县这三个地方的乡绅豪强,跟之前流窜到扶江县的那几户人家一样,都是想方设法坑骗百姓手中土地。

让普通百姓失去土地,成为自己家的佃户。

失去土地的佃户,再没有监管跟强压,基本任人欺凌。

这种情况也会让佃户本身没有劳动的想法。

扶江县百姓有自己的土地,只要踏实努力,一年到来都有收获。

可这些佃户不同,他们说是佃户,其实只是被雇来种庄稼,地里庄稼收成,五成交田税,四成是田租。

剩下一成让人饿不死就行。

除开这些。

这些百姓除了要种庄稼之外,在裴地的百姓还要被奴役修路修工事。

如果说修路修工事还好,毕竟是守卫自己家园。

可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还有裴家的豪宅,裴家的别院,给裴家驱车赶马,打仗的时候当敢死队。

这都在其中。

而刘地那边,他们本就做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