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县 第113节(1 / 2)
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有专门的养殖户,养花户,蔬菜种植,更有各种手工业,来保证京城内的需求。
单是七八月份城里娘子用的纸扇,都要数以万计往里面送。
走了几十里路,周围更加繁华,官道变得更加好,凌县尉感慨:“这些道路都是有糯米支撑吧?”
旁边行人笑道:“岂止,里面不仅有糯米,更有鸡蛋清,所以才会如此结实。”
很早开始,古人便会用这两种东西来修路建城墙。
但看看这财力物力,真是不敢想象。
到汴京外城门前,挑着担的,推着车的,走街串巷的小贩们比比皆是。
这还没到中午,已经让人感觉此处的繁华。
玉敬泉看着排着队进城的百姓,也感慨道:“怪不得天下官吏,天下百姓,都想到汴京。”
要说汴京城门并不算高,可独有它的沧桑感,让人一看就知道此地不同。
下马排队,平安跟大家说着要检验什么。
讲起来,平安也是土生土长汴京城人士,爹娘都在城外庄子上做事,纪炀原本让他先回家看看,平安却执意先进城,反正很快能见到家人。
想到家人,平安多了些活泼。
这里才是他最熟悉的地方。
“进来之后便是御街,这条街是汴京最宽敞的街道,一直通向皇宫大内。一路有各家宅子,还有各色酒楼。”平安道,“到护城河时,就不能往前走了,那边有禁军把守,但逢年过节时,旁边城楼金明池会开放,陛下也会去。”
“这里还分东西两个坊市,官员一边住在靠近官署的东边诸巷,离坊市也很近。西边多是玩乐宴饮的去处。”
“要想热闹,早市,晚市,夜市,鬼市都可一逛。九曲子周家的北食最是好吃,南食可以去则寺桥金家。”
纪炀笑着插一嘴:“鬼市的香糖果子也是一绝,肯定要尝。”
“鬼市?”卫蓝发问。
纪炀答:“汴京没有宵禁,有些店铺三更熄灯,五更再起,最晚那段时间,便是鬼市。”
三更熄灯?五更再起?
换做现代就是,凌晨近一点关了店门,然后四五点店门又开了。
如果勤快的话,凌晨三点开门也行。
“怪不得叫鬼市。”凌县尉显出浓厚兴趣,已经跟卫蓝商议着去玩了。
李宾也开口:“晚上可以乘船夜游吃茶,睡到蒙蒙亮起来,正好吃早市热腾腾点心。”
忘了,他是汴京城外庄户人家,对汴京城内也熟的。
众人都知道李宾身份,下意识看过去。
李宾不好意思笑:“我们城外庄户百姓,经常过来游玩。少年时瞒着家人进城,做一两日零工,便能得一两百钱,吃饱喝足再回家挨打。”
纪炀,平安,李宾的话,让其他三人下意识咽口水。
纪大人便不说了,他家何等尊贵,去哪都能享受到。
平安在伯爵府做下人,也对汴京风物如数家珍。
就连李宾住在汴京城外的庄户人家,更有如此悠闲自在的日子。
汴京,这就是汴京?
玉敬泉,凌俊鹏,卫蓝,三个长年在扶江县生活的人,终于明白整个潞州官员,为何一提到汴京,便是满脸迷离。
满脸都写着两个字,想去!
不过再想想,怪不得大家都说把伯爵公子扔到扶江县是屈就,两者对比,他们更明白纪大人家里有多狠。
若不是心智坚毅,两者的差别,都能让人丧失意志,整日浑浑噩噩才对。
都说由奢入俭难,这话可是没错的。
众人不由得更加同仇敌忾,那些故意设计让大人去偏远地方的人也太可恶了!
纪炀笑着看大家:“不多说了,找个地方落脚才是整理,赶路二十天都累。”
到了汴京,自然不会住客栈。
他们一行人刚到御街前,王伯已经带着小厮们迎上来了。
王伯眼里透着激动:“终于,终于把少爷盼来了。”
纪炀他们来的匆忙,并未给汴京寄信,王伯怎么知道的?
“少爷,陛下召您来汴京的事已经传开了,所以,所以老奴算着时间,每日带着家丁来接您。”王伯立刻解释,眼里看向纪炀满是慈爱,“好,太好了。陛下,陛下亲自召见。”
纪炀心里感动,不知王伯等了几日,又等了多久,好在没有错过。
寒暄过来,王伯迟疑道:“少爷,您是回伯爵府,还是回别院。”
伯爵府不用说,算是他家。
别院则是纪炀母亲的财产,原身有时在家里受了委屈,便会去别院住。
说是别院,其实位置特别好,离御街又近,那地方还安静,不管去东市西市,乃至去皇宫都很近。
听说当初陛下赏给武侯,武侯又把这些财产托付给儿媳,也就是纪炀生母。
此事说起来话便长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