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小知县 第69节(1 / 2)

加入书签

毕竟刚开荒的土地交田税都比其他土地少。

所以今年春耕开始,各家都在规划附近的荒地,县衙小吏还去调解过几次矛盾。

新搬来扶江县的几户人家也都在忙着开耕。

既如此,纪炀干脆整理出几种开耕方法,分发到各个村子。

开荒地能省点力气就省点力气。

这也是现代常用的改土造田方法,而且因地制宜,不同的土地,还有不同的改进方法。

比如水平梯田,为了防止水土流失,要顺着坡来选位置,施工的时候从上而下,表土集中起来,还要砌双墙,更要深耕,这才有效果。

这是改土造田,还有改善土地质量的几种方法,还要根据不同方位,不同情况的土地,进行多方面的应对。

说起来都这么复杂,真正做起来,更是一锄头一锄头挖出来的。

可来这里做活的妇人们丝毫不觉得辛苦。

玉娘子还道:“这些都是我们做惯了的,您说方法,我们肯下力气就行。”

“是啊,种花可能还要学,开耕这事,都是常年做的,不辛苦。”

“对,家里没农具的时候,用手都刨了,更不用说现在工具齐全。”

这可不是夸张,没农具的时候,用手,用木头,用竹子,都能开耕,何况现在官府的农具随便他们使用。

官府还有铁锹跟铁锄头呢!更有旁边的耕牛可用。

因为是官府的田地,直接分了十头耕牛!可省力多了。

纪炀看着看着,就知道是白白担心了。

眼前的十六个娘子,耕地都比他厉害,赶牛耕田也不在话下。

自己只要说出方法,她们很快便能掌握。

不过耕地这事,再快也快不到哪去。

就不说这荒地了。

只说熟地,也就是经常开耕种田的地,一个人一整天大概耕地二到三亩,有牛的话,大概在十亩左右。

换成荒地,一天能开耕几分地就不错了,就算有耕牛,一天也只能翻地一两亩。

这种难度之下,十六位娘子挥汗如雨,还是继续干活。

因为知县大人说了,在官田干活,每人每天二十文钱,如果能在三月前开耕好一百五十亩田地,那另有奖金。

刚开始这钱按天发,以后等种植鲜花的时候,会按照各自的能力分出月钱出来。

如今二月初,还有二十五天时间,她们要赶紧完成才行。

官田这边有耕牛有农具,对她们来讲并不是很苛刻,所以大家觉得,这份奖金,她们肯定能拿到手。

而且纪炀发现,她们这群人不仅能干,还聪明,上手东西极快,他也就放心了。

再有玉娘子在这照顾,他又雇了王家宅子的王家人帮忙送吃食送水,这边基本不用更担心。

等于说,他雇了一群人过来开耕种田,每天给钱给粮。

这活让扶江县不少男人都羡慕,还找着机会问纪炀:“知县大人,要说开耕那事,我家那位家媳妇都能做,为何她能去?我不能去?”

“她最近挣着钱了,在家说话都大声了。”

纪炀笑:“那处官田不同,以后上面的鲜花香料都要她们照拂,自然不用男子。”

“没办法,汴京那边说了,花田不同以往,要更仔细些,女子比男子更为合适。”

眼前的人只好叹气。

汴京都这样讲了,他也没办法,平白失去这么好的挣钱机会。

一天二十文呢!

纪炀见此道:“修运河的工匠已经到扶江县了,若是想挣钱,那也是个好营生。”

见他犹豫,纪炀又道:“这是朝廷派来的人,不会太过苛责,若那边有事,可以来找衙门做主。”

没错,修运河的工匠们已经过来,工部也来了两个大人,但此处地势平坦,位置也合适,本身要修缮的也不长。

所以没派特别重要的官员。

不过纪炀还是前去迎接,好吃好喝好安排。

顺便知道,工部让两位大人过来,不仅给扶江县修运河,还顺便探查这几段运河的情况,看各地有没有清理各处淤泥,否则航道就会堵塞。

汴京那边,其实对运河一直很重视。

估计这也是他能成功的原因之一。

算下来,潞州那边开始修官道,这边从常华县开始修运河,已经有大批工匠陆陆续续过来。

单是看着人,就知道声势浩大。

而他们县城也会因为这两批人越来越接近扶江县变得热闹。

不仅扶江县外面热闹,本地也因为官学招生,官田开耕变得不同。

纪炀恨不得一人分成四份,每一处都有一个自己,好时时监督。

随后也笑。

官道运河都不用他管,潞州汴京哪个不比他专业。

官学那边有刘夫子带着一个小吏,如今也日渐顺畅。

最后的官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