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力能扛鼎 第97节(1 / 3)
那几封信,他们两人都没顾上看。江凛闭眼想了半晌。
“没有,应该是借用了肉身的名,也可能是别的志同道合的友人。你在京城比我方便,查查这位留下了什么,剩下的我慢慢去查。”
他撩起车帘左右看了看,下了马车。
有些习惯,两人穿来半年都没改,比如“下车时前后左右看看,别被后头的车马撞了”,这个小习惯上,唐荼荼跟他一个样儿。
天色昏黑,只西边的坊墙上留了最后一抹晕黄,快要拖着太阳沉下去了。
唐荼荼望着他的背影。她想,队长被缚在这么个少年躯壳里,也一直是成人的模样。
他那顶帽子不知落哪儿去了,头发依旧剃得极短,肩膀挺直,似一棵行走的树,却有比以前更坚毅的东西抽根拔节,撑得萧临风那个一米六高的身体更高大,连同背影都伟岸起来。
唐荼荼一声“再见”到嘴边,没喊出来就哑住了,呆呆看了会儿,转而唤车夫回家。
等马车折了个向,又走出半条坊道去,唐荼荼才蓦地想起来,又忘了问江队住在哪里了。
她忙回头看,只能看着满街的行人了。
浑浑噩噩地在车上晃荡了两刻钟,唐荼荼什么也没想清楚,进家门时,看见爹爹的马车停在外头,知道爹是刚下值回来。
一家人都在饭厅等着她,进门就七嘴八舌地问。
“姐,你去哪儿了呀?”
“荼荼最近再出门就带上我,哥哥这半月没事,好好陪你玩几天。”
“天都黑了,荼荼这几天怎的回家越来越晚?这可不行,你得好好温习功课,过完中秋就要回去上学了。”
唐荼荼眼睛又一酸,缩在睫毛底下不敢抬起来,使劲眨了回去。
她心想,比起江大夫来,她闭着眼睛穿的这一遭可真是太幸运了。
有爱的一家人,还有这具十四岁的身体,都能赋予她许多力量。
“先喝碗酸梅汤,怎么天儿都不热了,还这么爱出汗?”
唐夫人絮叨着,给她倒了一小碗酸梅汤,解暑开胃的,这才吩咐厨房布膳。
唐荼荼听他们闲聊了一整顿饭。唐家没食不言的习惯,在老宅时当着老人的面儿,还做个样子,分家以后自在了许多,一顿饭能从朝事唠到天气、八卦、老黄历。
唐荼荼往常饭桌上话就不多,却总是能愉快地插几句,今日一点精神都没有。她情绪不上脸,精神头儿却是骗不了人的,高兴不高兴能明显分辨出来。
唐夫人和老爷对视一眼,瞧出丫头心情不好,吃完饭没多说什么,让丫鬟们收拾了饭桌,催着义山和珠珠回房温习功课去了。
老爹娘互相推诿了半天,最后由唐夫人重重一瞪眼,取了胜。
唐老爷清清嗓子,操起慈父的口吻开了腔。
“荼荼,这几天在忙什么呀?我听叶先生说,你那花椒已经交给你娘了,是出了什么岔子么,怎闷闷不乐的?”
“没有,一切都好。”唐荼荼忽的心中一动:“爹,你知道‘长楹’是谁么?”
楹字不常见,她在桌上描画了一遍,揣摩道:“应该是个八|九十岁的老人,可能已经去世了,也可能更年轻点,兴许还在世。”
唐老爷思索半晌:“这名儿耳熟,似是听过,你容爹想想……你打听这人作甚?”
唐荼荼眼也不眨:“听人说书时听到的。”
这大半年,“说书人”不知替她顶了多少缸,唐荼荼但凡一说“坊间听来的”,多大的奇怪也不足为奇了。
那些说书人自诩百姓喉舌,个赛个得不要命,张着一张嘴什么都敢说,讲鬼怪志异、野史趣闻的都落俗了——诸位官家前门后院儿的糗事、诸位王爷家里捕风捉影的消息,到针砭时政、暗讽朝官,没有他们不敢说的。
唐老爷竟顺着这个错,下意识地往朝官上想了。
没多久,他一拊掌:“长楹!可不就是萧太师——萧长楹么?”
唐荼荼:“谁?”
唐老爷道:“两朝太师萧长楹,真名不知,就这么一个字,是太师自己起的。”
“‘楹’是屋前柱、房上梁的意思——听闻老太师考上状元那年,他头回穿上官袍、站上金銮殿的时候,自陈‘愿做橼桷之材,做撑起盛世的一根小小梁柱。’”
“爹爹十六那年考乡试时,就是萧太师作主考官。那时他已经官至大学士了,主持科考多年,称一句半朝座师不为过啊!”
提起那位老人家,唐老爷敬佩不已。
唐荼荼的表情寸寸裂开,她也想起来,这位萧太师是谁了。
她甚至还去参观过他的园子!走过他布下的八卦阵——二殿下如今的府邸,就是萧太师的旧宅啊!
瞧闺女眼睛一眨不眨,明摆着还想细听,唐老爷接着道。
“四年前,萧太师八十高龄,乞骸骨辞了官,回了江南老家,前年九月溘然长逝于苏州。信儿传到京城,国子监领头罢学三日,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