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末世鼠辈 第213节(2 / 4)

加入书签

刘细君……汉武帝刘彻的侄孙女,汉朝西域和亲的公主之一。因远嫁乌孙国,也叫乌孙公主。听说过阮这种乐器吗?相传就是乌孙王猎骄靡为了缓解这位右夫人的思乡之情,特意命人仿照龟兹人的琵琶造出来的。”

“只可惜她没有文成公主的坚强,并不太适应这边的气候饮食,没几年就病死了。死之前曾做了一首短歌: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王延。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听见洪涛满嘴就没一句正经话,方文麟不得不插话了。他不愧是大学老师,文学历史方面的功底比洪涛深厚,寥寥数语就把一位弱女子被迫远嫁异国他乡的哀怨描述得活灵活现。

“唉……为了权力别说侄孙女,亲孙女也得舍啊!可是把治国安邦的希望都压在女人肩上,最终换来的不一定就是和平,反倒是误了卿卿性命。朱玛,你说呢?”

对于这种历史调调洪涛都快听烦了,却也无可奈何。古人就那样,比较看重血缘,当年自己带着舰队杀进南宋皇宫时,那位一肚子学问的皇帝不是也打算把女儿嫁给自己,以求化干戈为玉帛嘛。

不过此情此景,倒是有点和朱玛巴依的遭遇相似。现在没皇帝了,可是被救赎者送到敌人堆里去当间谍,估计也不是这个女孩子自愿。可她和当年所有远嫁异国的公主一样无法反抗,命运相同。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如果不是男人争来争去,又何必为难女人!”朱玛巴依刚刚散发了不到一个小时的小女孩本性又被堵了回去,看着远处巍峨的雪山有点怅然若失。

“……走吧,雪越来越大了,我开路!”方文麟肯定没听出来洪涛的话有所指,不过做为男人,肯定算争来争去的一份子。此时也没什么好说的,干脆当起了探路尖兵,用登山杖把荒草抽的唰唰响。

洪涛并没跟在方文麟身后,自打一进山他就尽可能走在最后,再不济也得和其他两个人平行,避免把后背交给别人。朱玛巴依和方文麟都有枪,虽然弹匣里装的都是全形空包弹,在近距离打在脑袋上照样有杀伤力。

俄罗斯族

“你知道吗,我的家乡在几千公里之外,那里还有很多朋友,但我回不去了。你的家在什么地方,哈萨克斯坦吗?”他也没拖在最后,而是和朱玛巴依并肩而行,一边走一边闲聊。

“为什么这么问?”朱玛巴依还是很警惕的,在她不确定的问题上基本采用反问方式回答,或者干脆就转换话题。

“你不是哈萨克族吗,却又听不懂柯尔克孜语,那就只能来自那边喽。”洪涛还记得第一次和这位修女见面的情景,真是吓出了一身冷汗。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碰上自己这个不是君子的算她倒霉。

“……我是俄罗斯族,来自更北面。”虽然是第一次被问起个人来历,面对的又是个没啥可能获得自己真实档案的人,完全可以编造新身份掩饰过去,可朱玛巴依还是给出了比较贴近实情的答案。

暴露出来自俄罗斯的身份看上去有些不利,众所周知,在伊宁基地的第二次分化中,正是来自境外的几股势力配合赵斌夺取了控制权,之后还杀害了不少原来的领导层。

而这些领导层在出逃之后大部分又成了反抗军骨干,让他们接受个来自俄罗斯的投奔者,从情感上讲是有点难度的。

不过这正是大修女安娜狡猾的地方,如果让朱玛巴依变成疆省本地少数民族真的没啥难度,这片土地上民族太多了,混血也太严重,从外貌和口音上基本没法太清楚的区分。

但那样做并不会给朱玛巴依的渗透工作带来任何帮助,这么多年了,反抗军和救赎者之间渗透反渗透了无数次,任何身份、民族都会遭到质疑,唯有来自俄罗斯、哈萨克和蒙古这三个地方的幸存者要稍微好一些,尤以俄罗斯人为最。

这就叫反其道而行之,你们不是从骨子里恨俄罗斯人鸠占鹊巢、助纣为虐吗,那我就故意弄个俄罗斯人过去。你们可以恨她、可以不喜欢她,却不会太过于怀疑她。

“更……北面?边境北面?”要是仅仅只说北面,洪涛肯定认为这姑娘来自塔城地区,那地方生活着一些俄罗斯族,户籍是中国,据说是清朝就跑过来的移民后裔。但加上个更字……塔城再往北就是中俄、中哈边境了。

“……”朱玛巴依点了点头,看似很随意,实际上正用眼角余光盯着洪涛的表情变化。

“翁古代?舍巴林?阿尔泰斯克?”洪涛的表情变化挺大,好像挺惊喜,甚至有点他乡遇故知的激动,一个又一个俄罗斯地名脱口而出。

“我家距离哈萨克斯坦边境不远,在翁古代南边……你也是……”这种表情可不在朱玛巴依的预料之内,脑子有点乱,难不成遇到了老乡?不知道该不该继续编下去。

“不,我是汉人,但我去过你家那边,沿着鄂毕河、额尔齐斯河走的。当时本想顺着鄂毕河去北冰洋看看,可是走了一个月才磨蹭了二三百公里,那边又没什么人,走得自己都害怕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