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5节(2 / 3)

加入书签

着南下的队伍中会藏着一名铸剑大匠。并且,这名大匠祖姓欧,是春秋时期铸剑鼻祖欧冶子的后人!

先有公输长,后有相里兄弟,到长安一行,竟然捞回个铸剑大匠。

只能说桓使君鸿运当头,好运来了,当真是挡也挡不住。

日后知道实情,桓使君感叹运气的同时,想起丢了长安的苻坚,以及被在眼皮子底下捡宝的秦氏兄弟,唯有掬两滴同情的泪水。

把人还回去?

脑袋进水都不可能!

休整一夜,雨雪初停,队伍继续启程。

有了送上门的肉食,大军上下皆是精神百倍。遇上狼群可能藏身的密林,全无半分担忧,完全是双眼放绿光。

别人眼中的猛兽,在尝过狼肉的人看来,全都是肉,不要钱!

路途之上,跟着这支队伍的贼寇不下两股。见识到典魁和许超拳捶野猪、生撕凶狼,意识到这些州兵凶残不比寻常,仔细衡量一番,全都打了退堂鼓。

见过遇上狼群双眼放光的晋兵吗?

休说晋兵,就是部落勇士,在寒冬腊月遇上狼群都要掂量一番。这群人倒好,一旦发现狼群踪迹,根本躲都不躲,绿着眼睛就往前冲。

埋伏在暗处的人不免怀疑,自己是不是在雪地里趴得太久,冻得产生了幻觉?

就这样,千余州兵由北往南,穿山越岭,百兽退避。

借贼寇的嘴,桓容的凶名更上一层。

手下的将兵都凶残成这样,作为掌控这支军队的人,又将凶狠到什么程度?

等幽州兵越过边界,进入魏兴郡,桓容的凶名早已传遍上洛、咸阳等郡,并且传入汉中,顺着行商的消息渠道,迅速向西扩散。

接到桓容南归的消息,桓豁特地派人从南郡送来粮食,专为犒劳大军。

此番桓容北上,和秦氏定下商道契约,得利的不仅仅是他本人,更将惠及整个桓氏。

桓冲人在姑孰,时刻关注北边的消息。和桓豁飞送书信时,字里行间透出,对桓容中此行很是满意。

桓大司马死后,建康盯着幽、荆、江三州,做梦都盼着桓氏生乱。偏偏桓氏内部愈发团结,不说拧成一股绳,外人也休想轻易挑拨。

好处随之彰显。

桓容固然年轻,论眼光、谋略和才能皆超出常人。

推举他为家主,既能将可能的分裂掐灭在摇篮中,更能让桓氏再进一步,完成桓大司马无法实现的宏愿。

历史上,桓豁和桓冲都无取代晋室之心。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

桓容横空出世,让两人看到桓氏上升的希望。不客气点说,他们未必看好桓大司马登基,换成桓容,情况就变得不同。

最明显的一个优势,桓容年刚及冠!

年少有谋,不乏才俊来投,手掌财源军队,有扫平天下的雄心,必为一方枭雄!

再有一点,王坦之病重,从传出的消息来看,没有半点好转的迹象,很可能熬不过今年。一旦他去世,太原王氏不至就此分裂,但在决出新家主之前,必无太多精力和桓氏相争。

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被利益吸引,半只脚踏上桓氏战车。弘农杨氏尚未表态,就未阻止杨亮父子出兵来看,暗示之意昭然。

天时地利人和,不占其全也占其二。

桓豁和桓冲都在期待,期待着桓容由北归来,期待着桓石虔和杨广拿下西域,期待着桓氏代晋而立,继而发兵中原,完成一统大业!

这种情况下,桓豁有意进一步拉拢陈郡谢氏,计划等桓容归来,叔侄商量之后,立即上表朝廷,将扬州牧让与谢安。

会稽是建康士族的大本营,扬州之内,本就王、谢势力占优,桓氏一直被孤立。

与其占着扬州牧的名头,得不到实际的好处,不如作份人情,让出扬州牧,暂时撇开麻烦,专心经营长江中上游的地盘,为将来代晋伐北积蓄力量。

再者说,桓氏退出,并不代表扬州会就此“和平”。

没了外来力量,建康士族的合作未必持久,十成会因利益生出龃龉,进而分崩离析。

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琅琊王氏不提,如高平郗氏和陈郡殷氏等都会有一番争夺。届时,桓氏将不再是被敌视的兵家子,而会摇身一变,成为可以拉拢的潜在盟友。

还是那句话,世事如棋。

在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不会有永远的敌人。端看如何取舍,有没有独到的眼光,能不能对自己下狠心。

桓容抵达魏兴郡,知晓桓豁派人送来军粮,并有亲笔书信,决定入城休整两日。

不料想,桓使君的车架刚刚露面,立即被兴奋的人群包围。

元月间没有鲜花,代之以大团的绢花,更有木簪银钗飞落。车架沿途经过,完全是绢花如雨,香风袭面。

荆州的女郎不似建康娇柔,另有一股泼辣的娇俏。手挽手拦在武车前,在笑声中唱起古老的调子。

道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