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节(2 / 3)
一抬头,就看到孟珩过来,她嗔怪了一句:“怎么这时候就将客人带来了?”家里乱糟糟的一片呢。
云夕不好说那是因为某人脸皮太厚了。
孟珩温和道:“恰好我也在这附近买了宅子,不曾想,我们还能做邻居呢。”
在杜周氏面前,他就一副品格正直好青年的样子。
杜周氏果真被这话题轻而易举地吸引了,“呀,这么巧呀,这可真不错。”孟家在村里这些年都是低调安分,有这样的邻居可省心了。
云夕看着面前两人交谈甚欢的样子,忍不住在杜周氏看不见的角落,偷偷送给孟珩一个白眼。
却不曾想,孟珩明明和杜周氏说话,眼角的余光却不曾漏过她,正好捕捉到。
视线对上他含笑的眼神,云夕不知为何,突然觉得脸颊和耳朵一股的热气涌了上来,她面上勉强维持着镇定的神色,等孟珩同杜周氏说完话后,又把他送了出去。
孟珩的脚在踏出杜家门的时候,突然转过头,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说道:“艳若桃李,冷若冰霜。”
云夕怔了怔,孟珩却已经飘然消失在眼前。
好一会儿她才反应过来:艳若桃李……擦,她刚刚是被调戏了吧!绝对是被调戏了!
……
杜家开始搬家的行动,大件大件的行李,都往城里的宅子搬运。这样的动静自然瞒不住村民,杜家也没有要隐瞒的意思。
很快大家都知道了这件事,虽然十分不舍,但是心中也是可以理解的。住在城里的话,那可是十分气派的城里人了……说出去也有面子。
幸亏杜家现在多了不少的下人员工,再加上还有万事屋的人帮忙,只用了两天时间,该搬的东西都搬了过去,只在宅子中留下一些生活必须用品,回来的时候,也能在阳河村住几天。
云夕想了想,拿出了三千两银子,其中两千五百两买拿来买五百两的田地。剩余五百两则拿来建造学堂。阳河村适龄的孩子不少,但是除了家境不错的,鲜少会去读书识字。在这时代,念书本来就是烧钱的活,看吴家,原本也有几十亩田地,为了供养吴德这个童生,卖了不少田地。
如果是单单建造学堂和制作书桌椅子,根本用不到五十两银子。但云夕想要将四书五经、算学农学相关的书籍也一起买了,专门建立一个书馆来收纳。这样阳河村的孩子上学时也不愁没有课本。笔墨纸砚、已经先生的束脩……都包含在这五百两之中。
至于往后,有五百亩的田地出息,应该勉强能够支撑的。
原身杜云夕毕竟是在阳河村长大的,她这也算是为乡村父老们做出一点贡献。
云夕将自己的规划同里正陶天功说了下,陶天功直接呆了,结结巴巴道:“你真的打算这么做?”他当然知道云夕做的是大好事,只是没料到她能一口气拿出三千两。
云夕笑了笑,“我觉得这样挺好的,读书能够使人明理明智,至少长大后不会因为看不懂字而被人哄骗着签了文书。我唯一的要求是,这学堂,村里的女孩子也能够去,这点必须写进学堂的规则中。”
甚至她会大手笔拿出这银钱,主要也是为了这个原因。云夕多少想要改善一点女孩子们的处境。
出钱的是大爷。
云夕愿意这么做,陶天功已经十分惊喜了,这点小要求自然可有可无。
他将这件事一公布,阳河村自然是人人称赞,不费钱就可以上学多好啊。还有人问道:“像他们已经三四十岁的,也可以上学吗?”这些人更多是想学点算学和一些常用的字。
云夕自然表示没有问题。
因为即将修建的学堂,大家不再讨论杜家搬去城里的事情,而是兴致勃勃地说着要将家里的孩子送过去,还有的在那边指点江山地表示哪个夫子水平更高。
云夕懒得做这些琐事,直接当起了甩手掌柜——陶天功也巴不得全揽了这活计,也让村里看看他的本事。因为云夕的功劳,陶天功甚至将她计入了村里的大事记。这就意味着,只要阳河村还在,那么云夕所做的事情就不会被人给遗忘。
杜家等完全搬到城里后,选了个日子摆了几张酒席作为乔迁酒。
住在城里也的确是方便了许多,开店都可以晚起了。
不过云夕也逐渐开始放手店里的事情,转交给云瑶和阿玉,自己则在家里侍弄花草,或者是去指点一下曾赋的武功,每隔几天就去庄子上一趟。
现在竹子清脆幼嫩,正是制纸的好时机。不过一个冬天过去,庄子上的人孩子和妇人又多了不少,原本人手不足的窘境也缓解了不少。这其中一部分是因为万事屋接的业务遍布全楚州,走北闯南的,听过的不平事自然不少。
一般会选择背井离乡,跟着他们这群陌生人一起过来的,无一不是山穷水尽到了极点的人。
因为将店铺的事情都交给云瑶和阿羽的缘故,云夕索性从自己的那分成中,拿出一成给阿玉,三成给云瑶。只是这份额是私下给阿玉的,以免传出去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