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七章 断章(1 / 2)
这一轮公认的强手是怡红轩的头牌赵雅芝,此女才气逼人,据说曾和南京官学二十八名学子同堂联诗,硬是将这二十八名学子逼得狼狈词穷;此女多有诗词之作在坊间流传,享有小薛涛之誉。
赵雅芝排第九位,先于沈云烟一位上场,在她之前,上场的红牌们自作诗词都是骈词骊句辞藻华美,但却无甚新意;赵雅芝的出场让众人万分的期待。
怡红轩的花船入场之后,赵雅芝的出场引起一片哗然,原来她竟然是一身英姿飒爽的武装打扮,手中握着一柄短剑,英气勃勃让人惊叹。琵琶声起,赵雅芝舞动宝剑,在甲板上翻转腾挪,同时曼声吟道。
“银鞍照白马,吴钩霜雪明。狂沙漫卷色,刁斗冷如冰。将军百战死,万骨销枯荣。来年春风处,萋萋万里青。恨为红颜故,不得报国恩。”
(ps:写古诗不是我强项,前两句抄袭李白侠客行,后面是拼凑杂糅,算是半个原创吧,乱七八糟一番,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舞罢吟罢,赵雅芝收势而立,琵琶声大作,乃是八面埋伏古曲,敲打的人心中惶惶不安,宛若想道万里沙场血肉横飞的厮杀场景之中,一时间竟有双股站站之感。
评委们对此分成两派,一派认为这首词的意境不错,而且赵雅芝的扮相和表演也契合了诗中情景,难得的是,诗中表达了身为女子不能上阵杀敌的遗憾,但表达了大明朝女子不输男儿的心气。
另一派则认为,这是典型的无病呻吟之作,哗众取宠之嫌,一个青楼女子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杀敌报国的想法,不过是博人眼球罢了;诗虽好,却非处于真心,这一点上便落了下乘。
几番吵闹讨论之后,最后终于得出了统一的意见,单以比赛的角度而论,这首诗还是别出心裁的,出自女子之手,能写出这样恢弘的气度来,倒也是难能可贵。和前面出场的十几人相比,已经是天上地下之别;评判团举牌,给了个七张赞成,这已经是出场之人中最高的得票了。
接下来便是云霄阁的沈云烟出场,然而云霄阁的妈妈忽然请求能将出场之位往后挪动,理由是云霄阁的云烟姑娘新创了词牌《秦淮月》,现在还在斟酌之中,希望能达到完美,请求多给一些时间斟酌。
方青山征询众人的意见,有人反对,有人支持,最后唐寅出面说话:“云烟姑娘独创词牌,本就是一件好事,何妨给她完善的机会?需知词牌独创颇不容易,虽然鲜有成功之人,但我们该给于鼓励方便为好,不过是挪动一下出场顺序而已,有那么难么?”
文征明等人也附和其意见,方青山倒也不想在这样的小事上计较,于是安排下一位出场。实际上这一切都是宋楠要求的,这么做的目的,第一是因为刚刚赵雅芝的出场别出新裁,会对后面的评判产生影响;二来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卖个关子,让评委和百姓们多一份期待,营造心理上的优势。
水月楼,万芳阁,凭栏轩,秋月楼等头牌红官一一登台吟诵自做诗词,在赵雅芝之后的凭栏轩郑佩佩得了五票,孟晓晓得了六票,郑蓉儿得了六票,而秋月楼的顾怜怜再次惊艳,一首原创如梦令拿下了七票,和赵雅芝并列第三轮票数第一。
所有人都登场亮相之后,云霄阁的沈云烟该出场了,之前吊起的胃口也让评委们和百姓们甚为期待,这位沈云烟在第二轮的表现令人折服,第三轮又独创词牌,但不知是什么样的结果。
云霄阁的花船无声滑入水面之中,随着花船上的灯光次第熄灭,场上场下的嗡嗡议论之声也渐渐停歇;在事前的沟通中,云霄阁要求全场灯光熄灭,这也是规则允许的要求;红船灯火熄灭后,周围的灯火也慢慢的熄灭。
夜色已深,一弯新月斜挂西方,照的秦淮河上朦朦胧胧如笼轻纱,远处高楼和河面上传来的歌声飘渺,更增添此刻此地的宁静之感。
一袭白衣的沈云烟缓步上了甲板,月光下身周似乎散发着淡淡的光晕,但见她轻迈脚步,手握檀香扇负在身后,昂首望月,有垂首看地,半天不发出声音来。
人群中有些骚动,正觉得关子卖的太过造作之时,忽听沈云烟轻叹一声,抬头看着白桥上的数百双眼睛,曼声缓缓吟道: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吟罢,在一片目瞪口呆之中,缓步回仓;花船无声滑动,退出水面空地,消失在一侧停泊之处。
“这……没了?”一名评委愕然道。
“这也叫词?还是新创的词牌?”另一名评委道。
“莫吵。”文征明眉头微皱,喃喃将这几句复述了一遍,忽然拍案叫绝。
“好一首小令,隽语深沉,回味悠长。你们仔细品一品再来说话。”
众人闻言先是发愣,见文征明不似开玩笑,于是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了数遍,忽然间个个眼睛发亮。
“好词,好词。看似勾勾绕绕,其实是角度变幻莫测,角度变幻之际,一种奇特的若隐若现的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