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节(4 / 6)
展一下自己的才能。同时在这一段时间里,李岩在浙江的军政两方面又都学到了不少新的东西,因此也颇有跃跃欲试,把新学到的东西发挥出来。
这一次商毅打算派自已到湖北战区去开创局面,正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尽管李岩也知道,这项任务十分艰难,但既然李岩己经认定了商毅,自然也希望能够在商毅的集团中干出一番成绩来,这样的机会当然不能错过。就算是在湖北打开局面之后,再回到杭州来工作,那也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而李牟的想法就更简单了,因为自从他们兄弟举义以后,他就一直都是李岩的助手,他自知李岩的能力远强过自己,到也没有怨言,因此这次跟随李岩一起去湖北,也是理所当然的。而且商毅也说得很清楚,李岩在湖北战区工作,只是暂时的,还会回到杭州来,而自己将在湖北战区接替李岩的工作,那么也终于有机会独当一面了。在追随商毅这一点上,李牟的想法也和李岩一样,现在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自然也不会错过了。
见李岩兄弟都愿意去湖北上任,商毅自然也十分高兴,随后商毅又向他们详细交待了这一次在湖北地区打开局面的原则,从李定国发回的报告中,商毅也看出湖北的情况和浙江、山东、江淮都有很大的不同,更接近于后世的开僻敌后根据地局面,因此除了抵抗清军的军事进攻以外,重点就在于积极广泛的发动农村的居民,在有些时候,需要釆用一些过激一点的手段才行。
李岩在李自成的帐下效力的时候,最大的功绩就是劝李自成收陇人心,为李自成编出“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儿谣。尽管在方法上,李岩仍丝没有脱离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范围,但在争取得到农民广泛的支持这一思路上和商毅的思想是一致的。而商毅和李岩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有后世那一段历史时期中,十分丰富的发动、组织动员农民的经验,并且十分清醒认识到,农民的核心问题,实际就是土地问题,只有解决好了土地分配,商家军就能够得到农民的广泛支持。
在这一点上,李岩也对商毅也十分佩服,因为“不纳粮”只是解决表面问题,甚致对一个政权来说,是一种危害,因为“不纳粮”就意味着没有稳定收入来源,只能靠掠夺来维持,而大顺军的败亡,也和执行这一政策有重要的关系。而商毅的方式是直接解决本质问题,就是让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其他的都可以迎刃而解了。商家军能在浙江迅速立足,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天,商毅正式下令,任命李定国以九师师长兼任湖北战区最高行政官,李岩为政治部主任,李牟为九师参谋长,随同九师的二十团、二十二团一起,登船出发。
淮安战役(一)
李岩等人出发以后,在江南战场上,南京的清军依然还在按兵不动,但与此同时,在江北战场,也传来了捷报,驻守扬州的罗远斌出兵,攻取了仪真县。
仪真县离扬州西面只有四十多里的路程,现在由吴三桂在江北的留守兵马驻守,就像是一支钉入扬州府境内的钉子,对扬州是一个极大的危胁,如果商家军想要在江北战场打开局面,必须首先解除扬州的侧面危胁。因此在顺治三年(1646年)二月十二日,罗远斌也从扬州出兵,进攻仪真。
这个时候,商毅计划拔纷第二军的两个新旅也己经到位,而在前一段时间损失的兵员也己经得到了补充,现在第二军己经拥有三个师、三个旅,总兵力超过了五万。而且这一次商家军对仪真的进攻是志在必得,罗远斌出动两个步兵师,另加一个步兵旅,共计二万七千多人的兵力。仪真县的守军只有三千余人。
双方的实力相差十分悬殊,因此商家军以压倒性的优势兵力,十分轻易的就攻占仪真县,而罗远斌继续进军,接着又收复了上官桥和天长县,也彻底稳固了扬州的处围。
在取胜之后,罗远斌立刻向杭州府发回报告,建议发动一场以收复淮安府为目地的淮安战役,首先集中兵力攻打盱眙和泗州,切断淮安府和淮北清军的联纟,然后收复淮安府,再度打通苏北和鲁南地区之间的连系,把江北战区恢复到南京之战以前的局面。
其实商毅早就有收复淮安府的打算,因此在罗远斌的报告送到南京之后,商毅也招集统战部的人员,商议讨论罗远斌的这个计划,其他人也都认为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很大,因为在吴三桂部的主力南渡之后,清军在江北的实力己经大大减弱了,扬州西面的危胁己经解除,出兵也没有后顾之忧。而且现在只有多铎部在免力支撑着江北的大局,但战线拉长,兵力分散,因此这一战的胜利,还是有很大的把握。如果能够收复淮安府,不仅可以重新打通和山东战区的联系,还能够在淮河流域再占得一席之地,危胁到整个淮河地区,对于扭转江北的局面,是大有益处的。
而且现在李定国己经进入了湖北地区,清军很快就会知道这个消息,因此在江北发动一次进攻,也可以分散清军的注意力,牵制清军的兵力,为李定国在湖北的发展嬴得足够时间。于是经过了众人的商议之后,批准了罗远斌的建议,进行淮安战役。
同时统战部又下令给驻扎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