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9节(2 / 6)

加入书签

心炮弹、爆破弹、霰弹和榴霰弹。它之所以广受欢迎并取得成功主要是因为炮膛的尺寸、火力、机动性和相对较轻的重量。

一门标准的十二磅拿破仑炮连同炮架、车轮也全是青铜铸造,炮管长一米七左右,口径一百一十七毫米,左右车轮直径为一米四五,全重(合炮身、炮架加上车轮)一千一百零九斤,但炮自身重只有五百五十七公斤,如果换算成明代的重量,还不到一千斤,而射程威力却比二千斤红夷火炮还要略胜一筹。

制造拿破仑炮在技术上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只是材料上很麻烦,因为制造枪炮的材料实际上是以钢为最好,其次是铜或青铜,最次才是铁,而以铁为材料,又以熟铁为佳,铸铁最差。但在目前大量炼钢铸炮是不现实的,只能在铜铁上想办法。

青铜实际上是铜合金,主要是铜与锡为原料的合金,中国的锡矿到是非常丰富,位居世界第二,而且也开釆得很早,而中国的铜矿尽管诸量也不算少,位居世界笫三,但中国铜矿的矿石质量较差,利用率不高,开釆的难度也较大,另外铜也是中国的流通货币,使用青铜铸炮,成本也远比铁铸要大得多。因此在明清两代,其本都是造的铁炮,极少有铜炮。

不过虽然青铜炮的成本比铁炮要大得多,但性能和使用寿命上也要出铁炮优秀的多。一门红夷大炮,如果是铸铁,一般的使用次数为五百次左右,熟铁可以达六百到八百次左右,而用铜或青铜,却可以达到一千到一千五百次。同时铜炮也要比铁炮轻得多,因此从性价比上来看,铜炮和铁炮的差异其实并非十分巨大,因此商毅也认为在商家军中,装配适量比例的铜炮,也是完全有必要的。

现在商毅到是收购到三万多斤铜矿,起码可以开始式着造几门拿破仑炮来看看。不过商毅打算,只是炮身釆用青铜,炮架和车轮釆用木铁混制,力争将全炮重最控制在一千二百斤之内,同时也能减少青铜的使用。

而这件工作,交由孙和鼎来付责,因为他本身就是善于铸炮,又从西班牙工匠中选了三人,来协助孙和鼎完成,赏金同样也是一千两白银。

线膛枪、管风琴枪、拿破仑炮是目前兵工厂里需要完成的三大技术攻关。同时对其他的武器,商毅也提出了一些小的改进和升级。

首先商毅要求兵工厂能造出开花弹来,目前商家军使用的炮弹为实心弹和霰弹,前者射程远,但杀伤力小,而后者杀伤力虽然大,但射程又太近。而开花弹正好可以综合两者的优点。

开花弹也叫爆破弹,原理很简单,就是一个空心圆球,里面填上火药和一些铁片,在发射之后,利用时间引信来引爆炮弹,靠火药的爆炸、飞溅的铁片以及弹壳炸裂后的散片来杀伤敌人。这样不仅加大了炮弹的杀伤威力,而且同样没有减少射程,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实际上开花弹在明朝就以经出现了。根据一些后世学者考证,在宁远大战时,袁崇焕炮伤努尔合赤,使其伤重不治而亡,使用的就是开花弹。但明朝的开花弹制做十分粗糙,而且基本都是用臼炮以曲线发射,射程有限,说白了和用投石机抛投没什么两样。因此也没有普及使用,而到了清朝,因为不重视火器的发展,也没有做进一步的改进,反而失传了。居说到清未时期,左宗棠在驻守西北的时候,曾在一个废弃的炮台中挖掘出明军留下来的大量开花弹,也让左宗棠大为感叹:“中国在三百年前便有此利器,只可昔后人不善保管,竞致失传,岂不痛矣。”

不过商毅需要的开花弹,不是臼炮曲线发射的开花弹,而是加农炮(即直射炮)发射的开花弹。只有这种开花弹,才能综合实心弹和霰弹的优点。

加农炮发射的开花弹和臼炮发射的开花弹在原理上虽然是一样的,但在技术难度却要大得多,首先是开花弹的弹壳厚度,壳壁如果太厚,则爆炸之后火药无法炸碎壳壁,显不成杀伤力,结果成了实际上的实心弹。而如果壳壁过薄,又承受不住火炮发射时产生的压力,造成炮弹还在炮膛里就以经碎裂,反而会引起炸膛。同时火炮的口径、管长不同,对炮弹施加的压力也不同,对弹壁的厚度要求,自然也是不同的。而且现在也没有精准的数学公式来计算各种口径的火炮发射产生的功率,因此只能靠一次一次的试验来找到最合适的尺寸。

另一项技术难度则是时间引信,做时间引信的材料不仅要耐燃,在距烈的冲撞下也保持燃烧,不易熄灭,而且还要燃烧速度均匀,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这样才能保证在炮弹打到一定距离时,才发生爆炸。

因此开花弹的原理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可是很难。同时商毅也要求,干脆利用这个机会,将火炮的口径统一起来,规定七到十种口径,毎一种口径火炮的长度也要有一个限度,以后制造的所有火炮都必须按照规定好的尺寸,进行标准化生产,不能再跟着感觉走。而同样的,制造炮弹也将按照这个标准,实行统一的生产。同时以后在火炮和炮弹上都铸印上口径尺寸,以免以后火炮口径五花八门,炮弹也要跟着多种多样,使炮手们难以分辩。

第二个改进的技术就是将火炮或手榴弹的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