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节(1 / 4)
蔺小琳干事业的效率绝对超高,今天下午回到公司,她就立刻召集管理层开会,成立专门负责引进的部门,并且把具体经办人也定下来。
“这个人你还认识哪,猜猜是谁?”蔺小琳咯咯笑着问安逸:“如君也认识的,咯咯。”
“你就这么一说,让我怎么猜?一点线索也没有。”安逸笑呵呵地给蔺小琳处理好一块黄花鱼,显得很不在意地问道。
其实这个人是谁,安逸心里已经猜得差不多,既然说到如君也认识,那么基本上就能肯定了。
蔺小琳得意地说道:“就是于向平导演,我们在临前给你拍摄呼啦圈广告的时候,就是他导演的啊。现在他也在我公司上班,还说是你介绍来的哪,你都忘记了吧。”
安逸点头,的确如果蔺小琳不提这件事情,都已经把于向平给忘记了。用他来做为引进日出国歌曲和电视剧的人选,倒是很合适。于向平很有专业水准,挺有眼光的,而且为人也不错,值得信赖。
“小琳,这个人选很不错,应该能够把这项工作承担起来。”安逸点头:“如果以后我有空,你也可以把要引进的歌曲和电视剧清单列给我看一看,给你们把把关。”
蔺小琳明显是想大干一场的,除去安逸提到过的《东京爱情故事》,还准备看看日出国有什么其他红火的电视剧集可以引进。当然正常情况是先看《东京爱情故事》的反响如何,然后再考虑后续的事宜。
可是蔺小琳对安逸有着绝对信任,既然安逸都说这部电视剧好,那就肯定没有问题,于是等不及的蔺小琳,干脆就成立一个专门引进部门,安排于向平甄选和引进日出国歌曲和电视剧。
反正只要把看中的歌曲或者电视剧的版权拿到手,后续如何处理蔺小琳也有数。到时邀请国内或者国外知名的音乐制作人和导演进行改编和拍摄工作,做出符合华夏市场潮流和价值取向的文化产品,然后推向国内市场,肯定能够大卖。
如此整个一套流程蔺小琳都安排得顺顺当当,显得绝对专业。而且现在又听到安逸答应给帮忙把关,自然就更放心,当时蔺小琳就开心得不停笑。
第二天安逸赶去乐达电子在泉都的分公司,了解一番公司的运作情况。这里有郭勇坐镇,再加上李毅也会过来帮忙,自然不会有任何问题。
安逸来到分公司的时候,郭勇看见他有些发愣,半晌儿才说道:“咦,你还记得来公司看看啊?都以为你现在乐不思蜀了哪?呵呵。”
现在郭勇长期代安逸管理着乐达公司,其他包括安逸国内的产业,也参与其中。而且又和安逸的感情和亲兄弟一样,自然而然地就成为除安逸之外的第二号人物。
所谓居移气养移体,郭勇每天掌控数以千万计的资金流动,指挥几百上千名的销售人员,参与管理安逸旗下的三大工厂,早就成为华夏国商界鼎鼎大名的年轻企业家。
依他二十岁出头的年纪,就能够达成如此成就,自然引起不少人的注意,包括国内很多的媒体都来采访他。
就象安逸手里拎着的几份报纸,上面也都有关于郭勇的采访。当时安逸看到这些采访报道也是嘿嘿一乐,于是掏钱专门买下来准备给郭勇看一看。
其中华夏著名的主流报纸《华夏日报》第五版财经专版上面,用了小半个版面介绍郭勇的情况,标题挺有意思《商界新星的心路历程》。
至于内容吗,当然吹嘘居多,把郭勇的成长道路写得很是煽情。由一个普通学校的毕业生,通过自我拼搏成就梦想,现在已经成为乐达电子负责销售的经理。
另外还有东山省本地的报纸《东山日报》也有关于郭勇的报道,内容更加详实,从他在盛达公司推出呼啦圈开始,到现在乐达电子的电子宠物热卖,出口包括日出国在内的四五个国家,其中都有郭勇奋斗的身影,也起到巨大的作用,在整个华夏商界引起强烈的反响。
还有一份泉都的报纸《泉都晚报》内容其实也都差不多,反正把郭勇的经历渲染得无比励志,甚至都快要把他捧成全华夏年轻人的偶像。
当然这也是正常的事情,现在华夏都在强调-经济发展,好象就看谁有钱,谁做的生意大,谁就是成功人物似的。社会风气也一直都在向拜金发展,所谓造导弹的比不上卖茶叶蛋的,就是现实的真正写照。
回归到这些报道上面来,安逸自然也只是看过一笑,心里还挺满意。不说和郭勇感情亲如兄弟,谁出名出风头都一样。就说这些报道里面,没有关于安逸的半点内容,只是这一点就足够安逸欣慰了。
安逸想着的就是保持秘密的身份,不能把自己真实情况暴露在世人面前。只有这样才能够自由自在,这一点可比赚多少钱重要得多。
当然能出现这种情况,肯定是因为郭勇出了力。象这种人物专访的报道,也可以说是一种广告软文,需要付出一些费用的,这也属于一种潜规则之类的东西。
当然记者们收了好处,就会按照要求写稿件,突出郭勇的事迹,而把关于安逸的所有内容剔除出去,根本没有难度
↑返回顶部↑